商品資料

舉傘待天明-佔領運動基督徒文集

作者 :

出版社 : 基督教時代論壇有限公司、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聯合出版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21 X 14 cm

貨品尺寸/規格:21 X14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15/04/28

頁數: 191

適用分類:

運送條件: 正常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346 NT$385 折扣: 8.9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本書除了輯錄二○一四年佔領運動期間基督徒的思潮起伏,更加入佔領最前線的教牧心路,以及運動帶來的衝擊與反思,部分從未發表:由法治到信仰,由心路到靈程。為立此存照,也為繼續前路。

細看十九位作者的梳理與分享,以及運動期間的各方文章與聲明記錄,你會發現, 每頁歷史,原來仍在呼吸,還印有上帝的指紋。
  出版這樣的一本小書,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記下佔領運動裏教會群體的心路和身影,留一個記錄,也成為讀者整理七十九天佔領運動經驗的其中一個起點。

在「九二八」第一枚催淚彈發放以後,不同堂會、宗派及跨宗派機構主動發表的聲明數量,為數過半百,措詞重點各有不同,關注程度洋溢於表,規模之大近年罕見(見附錄)。站在教會群體的位置,回望這七十九天,又是怎樣的面貌與心情?文集收錄了三類文章:有催淚後的激情與恩言,有第一線的佔領區牧養心聲,也有穿透心靈的思想沉澱。期望這些文章既是記錄了歷史的側面,也像一面信仰的透鏡,折射出混亂世情的點點亮光。

說是「點點」,因為這場醞釀逾年,歷時兩個多月,分成三個佔領區,全港逾百萬人有不同程度參與的社會運動,要整理,實在千頭萬緒。即使將範圍收窄至教會群體,一本文集所能收集的,還是很有限,甚至不敢說是全面。不過在選取文章的時候,每一篇都總能夠牽動到一些當時當刻的慟心與思緒──面對以假作真的政治文化肆虐時發自心底的真誠異議;面對和平示威者被當作暴徒鎮壓時油然而生的人道心腸;面對香港社會精神被刷新時瞻前顧後的理性思辯;面對時局催生新世代思維與行動時願意同行前路的牧者情懷。

以「爭取真普選」為旨的佔領運動,又稱為「雨傘運動」,這個稱號是源於佔領群眾送往衝突前線用來抵擋胡椒噴霧的一把把兩傘。本書結集之時,維時兩個多月的佔領區已被清場,但雨傘運動的氛圍仍未止息。一方面,整個政改的諮詢與立法進程,還只是走了一半。另一方面,佔領運動所衍生的旺角「購物團」(鳩嗚團),「拆一掛十」的「我要真普選」巨型直幡,以至拆細大量支票交稅的不合作運動,仍然零星持續。

佔領運動脫胎自佔領中環,也為香港社會帶來全新的精神面貌,最起碼運動的公民抗命本質讓社會重新思考法治的意義,「以法達義」亦不再純是法律學術著作和通識教科書上的理念。而對於置身這城的香港教會群體來說,運動所帶來的經歷也是全新的— 當手無寸鐵的市民被驅趕過來,他們後面是不斷發放的催淚彈,以至將會開槍的警告,教會應當如何照料?當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因為佔領運動而意見南轅北轍,甚至關係撕裂,拉隊離開,教會應當怎麼辦?當信徒教牧各自從聖經尋找支持自己政治立場的章節,教會應如何疏理教導?

對不少教會而言,這些問題從來不曾如此「埋身」過。在個別的極端例子,有信徒以至教牧離開教會另覓羊圈,也時有所聞。這很難歸結於單一原因。好一部分香港教會的政教思維,原本就常常得見中國教會自十九四九年以來的種種憂患和烙印,拒政治討論於千里以外,這跟香港社會昔日的難民偏安心態不謀而合。也有部分教會長期跟建制關係緊密,幾成代理人,亦有後來的信徒教牧想競逐這代理人位置;領袖思維與信徒處境,有時可能是兩個世界。然而時至今日,香港教會群體的反應,會否在過去幾十年華人教會的傷痛經歷以外,提供一個另類可能?這個問題,要今天來回答實在太早,也吃力不討好:對仍然忌諱政治的教會而言,固然難以理解;對於部分「雨傘新世代」而言,要爭取命運自決也來不及,中國的過去又與香港何干?不過有關係也好,沒關係也好,擺在眼前的現實,特區權貴的作為其實只是套用了中共敵我思維的操作,以分化當管治。而「假普選真篩選」背後的謊言政治,正逐漸以高壓的方式入侵民間社會的不同生活圈子,迫令社會跟隨政權天天撒謊度日,破壞社會的誠信基礎。

教會群體是基督的身體,也是民間社會的重要一員,種種的社會壓力,教會也感受得到。而在佔領運動的七十九天,我在這些信徒教牧的思言行記錄裏,還是看到點點的盼望與可能。

即使按自己有限的接觸,在那混亂激盪的日子,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在不同的時候展現出新的可能— 有佔領區附近的教堂通宵開放,讓疲憊的佔領者提供歇息之所,為他們禱告。有一群教牧於十月初最緊張的時刻衝往特首辦,嘗試阻隔學生與警方,減低擦槍走火的可能。有不止一間神學院的院長,在佔領初期親率師生到佔領區旁的緩衝區,為可能出現的清場處境做心靈急救的準備。有資深牧者在教會分享,苦口婆心地細訴教會既不會政治審查,亦不在政治爭議裏站邊,不會因政見不同而逐人出會;會眾中,有學生,也有警察。有宗派親建制高層高調挖苦佔領人士,同宗派的基層信徒後來在宗派慶典旁邊通宵靜坐和撐黃傘表達不滿,卻堅持不喊口號,因為大家都屬於這禮儀教會,要尊重禮儀;他們當天所領的聖餐,還是派發自與他們政見對立的牧者。

這是一個分歧愈見突顯的新時代,也是學習處理分歧的新時機,學習即使分歧有多大,仍然可以有相處的共通點。有說,民主是「心碎的政治」(巴默爾〔Parker Palmer〕語),即使政治張力與社群對立到一地步讓人心碎,民主的素質仍能盛載這份心碎,從而讓大家仍能共同面對問題,讓生機再現。那麼,如何心碎而不心死,就是香港(起碼在民間社會而言)爭取真普選過程裏的另一門重要功課。香港教會群體在這個「做功課」的過程裏,有成功,也有失敗,卻展現了一些社會粘合所需的特質。

二○一四年的佔領運動結束了,但那功課還未做完,還可以做 得更好。當政權恣意對香港社會挑撥離間,煽風點火,社會需要學好這份功課。倘若《基本法》下的普選他日得以名實相符的在香港落實,這份功課更需要學好。而我相信,香港教會若能在這過程裏成為一點助力與見證,那並不是因為教會群體要為政治進程裏的新事物背書──教會從來沒有必要跟從世俗議程──而是因為信實、仁愛、公義、憐憫,原本就是聖靈的果子,光明的果子。而燈臺上的光,總是隱藏不了。終歸一切皆源於我們蒙上主所呼召,心繫香港,活在當下。深信無論在怎麼樣的時局裏,仍然有上主希望我們活出來的價值與盼望,指向天國的福音。

「傘合風雲在,仰賴上主毋懼窄路新」,是最後一個佔領區(銅鑼灣佔領區)清場前一篇《時代論壇》社評的標題(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這句標題套用在我們這個後佔領時代的開端,看來仍然合適。謹以此互勉,是為序。

(羅民威,《時代論壇》總編輯)

代序/羅民威傘合風雲在,仰賴上主毋懼窄路新

5


十字路口

羅秉祥中環,是抗爭苦路第一站

10

邢福增撕裂中的教會,仍然相信……

16

霍玉蓮一封鼓勵信給同在獅子山下的你和我

23

袁天佑位於十字路口的教會

27

蒲錦昌講道理的學生與不講道理的政府佔中發生以後

32

蔡貴恆舉傘待天明

38

霍玉蓮主看見──主看見

46

 

牧養前線

蔡揚眉佔領現教牧日誌

52

劉志雄 103日,我參與了旺角集會攻防戰

76

劉志雄沒有被捕,而是自首金鐘清場的最後一程

80

陳恩明漫步雨傘下

83

林家賢傘下教會新思維

91

 

思前想後

李錦洪小雨傘載得住世紀三大衝突?

100

龔立人和平佔中、雨傘運動與民主──神學意念與詮釋

107

趙崇明馬路政治的靈旅想像

120

任志強「恐懼政治」下的身體與靈魂

127

曾思瀚肆意應用經文實例:香港雨傘運動面對的釋經風暴

133

張達明雨傘運動對香港法治理念的衝擊與反思

142

胡露茜雨傘下的見證與反省

152

胡志偉「雨傘運動」後教會生態

160

 

附錄

附錄一雨傘運動教會聲明列表

166

附錄二《時代論壇》佔領運動專輯文章一覽表

180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