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真的有天堂(二版)--一位小男孩往返天堂的驚異真實故事

作者 : 陶德伯爾普/琳恩文森

出版社 : 保羅文化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4.8 X 21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程珮然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 224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252 NT$28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試閱下載
分享:
「寇頓,你記得醫院嗎?」索妮亞問。
「媽媽,我記得,」他說:「那裡有天使對我唱歌。」

當寇頓.伯爾普捱過一場緊急闌尾切除手術時,他的家人為了他能奇蹟生還而狂喜不已。然而他們沒有料到的是往後幾個月才浮現出來的故事──小男孩親口說出了往返天堂旅程的驚人故事。
還未滿四歲的寇頓,告訴父母自己在手術中離開了肉體,而且還確切描述手術時父母在醫院另一端的一切行動,證實了自己所言不虛。他提到自己造訪了天堂,還遇到在世時未曾謀面的人,並把他們輪番告訴他的故事說出來,甚至分享了他出生以前所發生的事。他也道出有關天堂鮮為人知的細節,與聖經完全吻合的程度更是震驚了他的父母,因為他根本還不識字。
寇頓用令人無法設防的孩童純真與直言不諱的無懼,說出自己遇見過世的親人,並描述了耶穌、天使的模樣,以及「真的好大好大」的上帝,也提到上帝有多麼愛我們。本書由寇頓的父親以寇頓獨特的簡單用語重述,讓我們得以一窺那等待我們的世界,那裡就如寇頓所說:「沒有人變老,也沒有人戴眼鏡。」
本書將永遠改變你對永生的看法,讓你有機會能像個小孩子一樣看見與相信。


各方推薦
「你會因為這位造訪過天堂的小男孩坦率、單純與童稚的敘述而感動。扣人心弦又深具說服力;本書是必讀的佳作。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進天堂,本書將會鼓舞你;如果你還沒準備好要進天堂,就讓這個小朋友引導你。因為就如寇頓所說的:『真的有天堂。』」
─唐.派普(Don Piper)
《去過天堂九十分鐘》
(90 Minutes in Heaven)作者與講員

我的桌上不時會有書名激發我興趣的手稿。這本《真的有天堂》正是如此。我本以為自己只會瀏覽過去,但我一讀就欲罷不能。我從頭讀到尾,深受本書震撼。這本書不僅會讓你更愛上帝,更無懼死亡,還能幫助你了解天堂不是你呆坐幾千年,高唱與主同行(Kumbaya)的地方;而是我們活出世界墮落之前的生命真諦所在。如果你對天堂這個主題有興趣,或是覺得反感,或者想不透我們的來生將是如何,那麼我大力推薦這本書。
─席拉.沃爾許(Sheila Walsh)
信心女子特會講員《Beautiful Things Happen When a Woman Trusts God》作者

「天堂不是安慰獎,而是所有信徒真實的永恆歸屬。與寇頓及陶德一同來趟天堂之旅,聽他們第一手描繪天堂的奇妙、神祕與宏偉,讓人生更有意義,讓未來更有盼望。」
─布萊迪.布依德(Brady Boyd)
科羅拉多泉新生命教會(New Life Church, Colorado Springs)主任牧師

「市面上充斥『瀕死』經驗的故事,有很多我從沒讀過,因為老實說我不知道這些作者能不能信任。可是這本書,我從頭到尾讀完,而且是欲罷不能!為什麼?因為我認識作者而且我相信他。陶德‧伯爾普與他的兒子在揭開永恆面紗之時,也給了我們一份美妙的禮物,使我們得以一瞥生命另一端的玄妙。」
─艾福瑞特.派普博士(Dr. Everett Piper)
奧克拉荷馬衛理大學(Oklahoma Wesleyan University)校長
《Why I'm a Liberal and Other Conservative Ideas》作者

「在這本美妙而文筆流暢的書中,四歲的寇頓,在麻醉下歷經瀕死體驗(NDE)。我曾研究過一千六百樁瀕死體驗案例,發現典型的瀕死體驗可能會發生在幼童身上或麻醉之時。但即便我研究了這麼多瀕死體驗案例,我發現寇頓的經歷還是非常驚異、罕見,並能激勵世界各地的基督徒。」
─傑弗瑞.隆恩(Jeffrey Long)醫師
瀕死體驗研究基金會(Near Death Experience Research Foundation)創辦人
《Evidence of the Afterlife: The Science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作者

「透過文字,帶領我們一窺天堂的奧妙之處,能激勵懷疑的人,振奮相信的人。」
─朗.霍爾(Ron Hall)
《紳士與流浪漢》(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共同作者

「有些故事想要廣為流傳,因為它們都非常獨特,各有自己的生命。你手上的書正是這類故事。但它不會在你手上太久,因為它會滲透到你的對話中,尋找還沒聽過這故事的人。我知道這會發生在你身上,因為在我身上正是如此。」
─菲爾.麥卡倫(Phil McCallum)
華盛頓州博塞爾常青社區教會(Evergreen Community Church, Bothell, Washington)主任牧師

「聖經描述天堂是上帝的住所,這也是所有將生命順服於上帝的人,將會擁有的永恆住所。本書中陶德‧伯爾普轉述兒子盲腸破裂的經驗,坦誠而感人,對所有懷抱永生盼望的人都是安慰和鼓勵。」
─羅伯.莫里斯(Robert Morris)
德州南湖門戶教會牧師(Gateway Church, Southlake, Texas)

「《真的有天堂》是本很棒的書,無論對孩子或成人而言,都重申了信心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提摩太.歐赫勒倫(Timothy P. O'Holleran)醫師

「寇頓的故事本可出現在新約,但上帝選擇在廿一世紀,透過孩童純真無瑕的眼睛來對我們說話,揭開天堂的神祕面紗。書中揭示的真相令人驚嘆,文筆引人入勝,讓人渴望了解更多。」
─喬.安.萊昂(Jo Anne Lyon)
衛理公會總監督(General Superintendent, The Wesleyan Church)

「上帝的創意無窮,使人驚嘆!本書的真相以嶄新方式大大彰顯這個真理。我從寇頓出生就認識他,他還是個小寶寶時,就對屬靈事物展現強烈的興趣與情感。在他三歲時,他坐在我的膝上,看著我的雙眼並問我死後想不想上天堂,接著他告訴我:『你的心中必須有耶穌。』」我認為本書以新鮮的觀點呈現上帝的真實,上帝好像經常隱藏起來,卻又總在祂的計畫中忽然顯現。」
─菲爾∙哈里斯(Phil Harris)
衛理公會科羅拉多-內布拉斯加牧區(Colorado-Nebraska District of  the Wesleyan Church)
區域總監督(District Superintendent)

「每當我聽見雅凱恩娜的畫作又觸動了一個生命,都覺得這是個祝福。她的《平安之子》基督肖像一直是她最鍾愛的作品之一。有不尋常、世人難解經歷的孩子,身為他們的父母,我與寇頓一家同樣樂見這個奇妙故事能夠問世。」
─弗瑞利∙克拉瑪利克(Forelli Kramarik)
《雅凱恩娜:她的生命、她的心與她的詩》
(Akiane: Her Life, Her Heart, Her Poetry)共同作者
 
陶德.伯爾普 Todd Burpo 

畢業於奧克拉荷馬州衛斯理大學神學院,1994年被按立,擔任內布拉斯加州的衛斯理宗十字路教會(Crossroads Wesleyan Church)的牧師。他曾在當地擔任志願消防員協會的牧師,本身也是志願消防員。陶德因著本書受到廣大的迴響,而在2011年與妻子索妮亞一同成立「真的有天堂」事工,持續演講、寫作,分享福音。兒子寇頓出生於1999年,如今是一名愛主的電工師傅,與妻子在科羅拉多州生活。

琳恩‧文森 Lynn Vincent
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紳士與流浪漢》(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等十一本書的作者或共同作者,其著作總銷量突破1600萬本。她是基督教月刊《世界雜誌》(World)的主編,與紐約巿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寫作講師。
 
序言:阿爾比速食店前的天使
第一章:  阿爾比速食店前的天使
第二章:  牧師職分
第三章:  寇頓戰勝恐懼
第四章:  煙霧信號
第五章:  死亡陰影
第六章:  北普拉提
第七章:  我想他要走了
第八章:  對上帝滿心憤恨
第九章:  冰河般的靜止時間
第十章:  最另類的禱告
第十一章: 寇頓.伯爾普討債公司
第十二章: 目睹天堂
第十三章: 光與翅膀
第十四章: 天堂時間
第十五章: 認罪
第十六章: 曾外公波普
第十七章: 兩個姐姐
第十八章: 上帝的寶座
第十九章: 耶穌[真]愛小孩
第二十章: 生與死
第廿一章: 你會見到的第一個人
第廿二章: 天堂沒人變老
第廿三章: 天降大能
第廿四章: 艾麗的信心時刻
第廿五章: 天使的寶劍
第廿六章: 戰爭將至
第廿七章: 有一天我們會看見
後記
事件時間表
註釋
關於伯爾普一家
關於琳恩.文森

序言:
阿爾比速食店前的天使

7月4日的國慶假期讓人想起國慶遊行、煙燻烤肉香、甜玉米與佈滿煙火的夜空。但對我們一家來說,2003年的國慶週末還有其他重大意義。
內人索妮亞與我計畫帶孩子們造訪索妮亞的哥哥史提夫一家,他們住在南達科達州蘇族瀑布(Sioux Falls)。這是我們首次有機會看到兩個月前才出生的侄子班奈特;也是我們的孩子,凱西與寇頓,首次造訪這個瀑布(喔,蘇族瀑布不只是個地名,是真的有瀑布)。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件事:這趟旅程是我們自從3月全家前往科羅拉多州格里利市(Greeley),後來變成一場生命夢魘的家族旅行後,首次離開家鄉內布拉斯加州的因布里奧市(Imperial)。
坦白說,我們上一次全家出遊時,我們的一個孩子幾乎喪命。
你也許認為我們神經質,但這次我們還真有些擔心,擔心到幾乎已經不想去的程度。我是牧師,我並不迷信。然而,我內心仍有一部分感到詭異不安,覺得我們如果窩在家裡會比較安全。不過最後,我們的理性,以及想要看到史提夫口中那位全世界最可愛的寶寶(班奈特)的渴望,還是讓我們勇敢地跨出家門。於是,我們把週末幾天的行李打包好,裝進我們的藍色福特遠征號休旅車中,一家人準備向北前進。
索妮亞與我決定最好利用夜間行車。因為如此一來,雖然我們必須違背自認「已經是大孩子」的四歲寇頓的意願,把他綁在兒童安全座椅上,但至少多數時間他都在睡覺。因此剛過八點沒多久,我就將遠征號倒車開出前院車道,繞過我擔任牧師的「轉折口衛理公會」(Crossroads Wesleyan Church),駛上六十一號高速公路。
那晚的天空清澈明亮劃過平原,一抹半月白映著絲絨般的天空。因布里奧是個務農小鎮,坐落於內布拉斯加州的西部邊界內。這裡人口只有兩千人,連一座紅綠燈都沒有,鎮上的銀行比教會還少,午餐時間農人就穿著狐狼牌(Wolverine)的工作靴,帶著農用機械品牌約翰.迪爾(John Deere)的鴨舌帽,腰上掛著準備修理籬笆的鉗子,直接從農地跑到自家咖啡館。因此六歲的凱西與四歲的寇頓,對於要前往蘇族瀑布這個「大城市」,與他們的新生兒表弟會面,都感到非常興奮。
孩子們在前往北普拉提(North Platte)的九十哩路上一直說個不停,寇頓一路上好幾次都在表演動作卡通裡的超級英雄,歷經一番打鬥拯救世界。
當我們進入這座人口兩萬四千人的城鎮時,還不到晚上十點;那座城鎮最出名的事蹟,就是它是蠻荒西部秀(Wild West Show)演員野牛比爾(Buffalo Bill Cody)的家鄉。北普拉提將是最後一個文明停靠點(或至少可說是最後一個營業中的停靠點),之後,我們整夜會向東北前進,駛過只有鹿、野雉與稀疏農舍的一大片玉米田。我們事先就已計畫好要停在北普拉提加滿汽油並填飽肚子。
在辛克萊爾(Sinclair)加油站把油加滿後,我們就駛向傑佛斯街(Jeffers Street),我注意到我們正通過紅綠燈,如果在此左轉,我們最後就會到達大平原區醫療中心(Great Plains Regional Medical Center)。3月時我們曾在那裡歷經噩夢般的十五天,我們多數時間都屈膝跪著,禱告祈求上帝留存寇頓的性命。上帝確實救了寇頓的性命,但索妮亞與我都開玩笑說,那段經歷也使我們折壽好幾年。
有時捱過困苦時期的惟一方法,就是一笑置之,因此在我們經過這個令人反胃的交叉口時,我決定來逗逗寇頓。
「嘿,寇頓,如果我們在這裡轉彎,就可以回到醫院,」我說:「你想不想回醫院呢?」
這個還在念幼稚園的小朋友在黑暗中咯咯笑說:「我不要,爸爸,不要把我送到醫院!把凱西送過去……凱西可以去醫院!」
姊姊凱西坐在他旁邊大笑:「才不要咧!我也不想去!」
坐在前座的索妮亞為了看清楚坐在我後方兒童安全座椅上的兒子,就把身體轉過去。我想像著他的金髮阿兵哥頭與湛藍雙眼在黑暗中閃閃發亮的樣子。「寇頓,你還記得醫院嗎?」索妮亞問。
「記得,媽媽,我記得,」他說:「那裡是天使對我唱歌的地方。」
在休旅車裡,時間忽然靜止了。索妮亞與我兩人對看,無聲地問對方:他剛說的是我想的那個意思嗎?
索妮亞靠過來輕聲問道:「他以前對你提過天使嗎?」
我搖頭,接著問:「那他有對你說過嗎?」
她也搖頭。
這時我看到一家阿爾比速食店(Arby's),就把車停到停車場,熄了引擎。街燈的白光灑入了休旅車,我扭過身體,回頭端詳著寇頓。在那一刻,我突然發現他是何等嬌小,充滿小男孩的稚氣。他真的只是個小男生,說話仍帶著看到什麼就說什麼的可愛純真(雖然有時也會讓人很窘)。身為父母的人,一定會明白我的意思:孩子在這年紀會指著一位懷孕婦女問(而且非常大聲)說:「爸爸,這位女士怎麼會這麼胖?」寇頓正處於生命中這個小階段,還不懂得圓滑與狡詐。
我遍索枯腸,究竟該如何回應四歲兒子說天使對他唱歌這件事。最後,我單刀直入地問:「寇頓,你說你在醫院時天使曾對你唱歌?」
他用力地點頭。
「他們對你唱些什麼呢?」
寇頓眼睛往右上方看,露出正在回想的神情。「這個嘛,他們唱『耶穌愛我』(Jesus Loves Me),還有『約書亞攻破耶利哥城』(Joshua Fought the Battle of Jericho)」他認真地說,「我叫他們唱搖滾歌曲『We Will,We Will Rock You』,可是,他們不肯唱。」
在凱西咯咯輕笑時,我注意到寇頓的回答快速而據實,完全沒有遲疑。
索妮亞又與我交換了眼神。這是怎麼回事?他在醫院時作夢了嗎?
還有一個我沒說出的問題就是:現在我們該說什麼?
我腦中自然蹦出一個問題:「寇頓,天使長什麼樣子?」
他因著這段彷彿是記憶般的故事咯咯笑著:「這個嘛,有一個長得很像丹尼斯爺爺,但不是他,因為丹尼斯爺爺有戴眼鏡。」
然後他開始嚴肅起來。「爸爸,耶穌讓天使對我唱歌,因為我非常害怕。他們讓我覺得好一點了。」
耶穌?
我又看了一下索妮亞,只見她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我又轉向寇頓:「你說耶穌在那裡?」
我的孩子點點頭,好像是在報告自己在前院看到了一隻瓢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對呀,耶穌就在那裡。」
「呃,那耶穌在哪裡?」
寇頓直視我的雙眼說:「我就坐在耶穌的懷中。」
如果對話中有所謂的休止鍵,這就是其中一種。索妮亞與我已經震驚到說不出話,只能互看著對方,彼此傳遞無聲的信息:好吧,我們真的必須談談這件事。
我們全家湧出了休旅車,齊步走進阿爾比速食店,撥出幾分鐘享用捲捲脆薯。在中間空檔,索妮亞與我交頭接耳討論著。
「你想他真的看到天使了嗎?」
「還有耶穌?!」
「我不知道。」
「會不會是作夢?」
「我不知道,因為他看來非常篤定。」
回到車上後,索妮亞遞出烤牛肉三明治與薯餅,我則小心翼翼地又問了個問題。
「寇頓,在你看見耶穌的當時,你人在哪裡?」
他看著我彷彿在說:我們剛才不是談過了嗎?
「在醫院。就是歐赫勒倫醫師幫我開刀的時候。」
「好吧,不過歐赫勒倫醫師幫你開過好幾次刀,記得嗎?」我說。寇頓在醫院做過盲腸切除手術,之後還做了腹腔清理手術,後來我們又讓寇頓進行除疤手術,但那是在歐赫勒倫醫師的診所進行的。因此我問:「你確定是在醫院裡嗎?」
寇頓點頭說:「確定,是在醫院。當我跟耶穌在一起時,你正在禱告,媽咪正在講電話。」
什麼?
這表示他說的確實是醫院。但他究竟是怎麼知道我們在哪裡的?
「但你當時正在手術室,寇頓,」我說:「你怎麼會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因為我可以看見你們,」寇頓就事論事地說:「我跑到身體上面,往下看,我可以看見醫生正在幫我開刀。我還看到你跟媽媽。你單獨在一間房間裡禱告,媽媽在另一個房間;她在禱告,也在講電話。」
寇頓的話震撼了我整個人。索妮亞的雙眼睜得斗大,但她什麼也沒說,只是看著我,心不在焉地啃著三明治。
這就是當時我所能處理的資訊。我發動車子引擎,將休旅車駛回街上,帶著全家往南達科達州前進。在我駛上八十號州際公路時,公路兩側都是綿延草場,在月光下間綴著點點發光的鴨池塘。那時已經很晚,其他所有人都已經按照計畫呼呼大睡了。
當我駛在公路上時,剛才所聽到的一切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家的小男孩剛說出了一件美麗而令人難以置信的事,而且還有可信的資料佐證,那些是他不可能得知的事。我們沒告訴他,當他被麻醉接受手術,顯然毫無意識時,我們正在做什麼。
我不斷自問,他是怎麼知道的?然而當我們穿越南達科達的州際邊界時,我又冒出了一個疑問:這有沒有可能是真的呢?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