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她們的故事學習你的生命課題
許多人以為,女性在聖經中扮演的角色微不足道,事實上,女性在許多聖經故事裡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本書中,作者以兩兩配對的方式列舉十六個女性,從她們彼此之間的關聯、各自的生命經歷,使我們看見重要的人生課題和屬靈洞見。
不論是拯救以色列全族的底波拉、以斯帖,或是陷入嫉妒爭競的拉結和利亞,作者以精彩的剖析,呈現聖經中不同處境下的女性所面臨的掙扎和挑戰:她們如何陷入絕望、痛苦,以及如何憑著信心、盼望和愛克服困境,活出得勝的生命。我們也看到神如何抬舉卑微的人,使那些活出信心典範的婦人在救恩故事中如明星般閃耀。
藉由這些故事,我們能對聖經中的女人有更豐富的理解,從中學到珍貴的智慧與借鏡,也更加明白如何在自己的信心旅程中向前邁進。
「這一次肯定不同,一定會這樣。」
我常好奇地想:這個婦人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她的故事才會這麼強而有力,讓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她的故事─但我們卻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不過,我們的確曉得,她當時的情況有多麼糟糕。她患血漏足足十二年之久。在當年,這病一定讓她一籌莫展,吃足苦頭。
在她生活的那個年代,這種病不僅會讓她的身體長年不適,也會使她在情緒上被孤立。按照當年的習俗,她絕不能跨進聖殿一步,獻祭敬拜都不行;許多人還會視她為「不潔淨」,這很可能意味著,她連最愛的家人好友也不能觸碰。她可能也不被允許去市集,或建立真正的社交關係。
馬可福音告訴我們,她「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馬可福音五章26節)這麼多年下來,多次走進死胡同,她一定不止一次想著,她就要這樣毫無盼望、沒有幫助地度過一生了。
然而,馬可接著告訴我們「她聽見耶穌的事」(馬可福音五章27節)。這個死了心的婦人只因為聽見了這事,就起身行動。
有關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流傳得又廣又遠;跟隨的群眾經常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彼此推擠,大家都渴望靠近祂,聽祂說話,看看祂能不能為他們的生命帶來改變。這些故事在這婦人心中撒下了微小的希望之籽,並冒出小小的綠芽,使她有了「姑且一試」的勇氣。馬太福音這樣描述著她的盤算:「她心裡說:『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馬太福音九章21節)
因此,她的完整計畫如下:盡可能擠到人群裡去靠近耶穌,觸碰祂的外衣,然後領受神蹟。勇氣可嘉!別忘了,她那時候可能連踏出家門都有困難,更別說要進到人群裡,和人摩肩擦踵─遑論碰到耶穌了。她在這樣的絕境中,一定是覺得:既然走投無路,別無選擇,那就豁出去吧。
當她終於來到耶穌所在的位置時,耶穌正應邀要前往一位有權位的人家裡,醫治他病重命危的女兒。一如往常,這又吸引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馬可描述「有許多人跟隨擁擠祂」(馬可福音五章24節)。這個病婦想盡辦法,擠入人群,這位風聞已久的神蹟高手終於近在咫尺。
路加以最簡捷的筆法描述了這個強而有力的時刻:「她來到耶穌背後,摸祂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路加福音八章44節)
馬可說:「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馬可福音五章29節)就這樣!但故事還沒結束。
耶穌知道有事發生。祂環顧四周的群眾,問祂的學生,剛剛有誰碰觸了祂。從彼得的回答中,你幾乎能夠聽見他的笑聲:「老師,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祢。」(路加福音八章45節)問題是:婦人知道,一個這麼有能力的人,既然只碰一下祂的衣襟就能夠得醫治,祂一定會知道自己剛剛治好的病人是誰。
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告訴我們,這婦人是「戰戰兢兢地」,來俯伏在耶穌腳前,坦承一切的實情。她當時會不會害怕,自己的身分馬上就要曝光了─原來是個連門都不該跨出來的,不潔淨、觸犯律法的人?但耶穌並沒有責備她或當著一大群人面前羞辱她─這些人可是緊咬祂所說的每個字不放的。在這樣的時刻,只有耶穌體會到,她已經吃過了多少苦頭,鼓足了多大的勇氣,才把全部盼望寄託在一個簡單的動作上:伸手碰觸祂外袍的衣襟。四卷福音書都說了:耶穌稱呼她「女兒」,並且告訴她:「你的信心救了你。」想像一下,對於長年被眾人排斥的她而言,這些話聽起來會是什麼滋味。在那群對耶穌口中所出的話緊咬不放的群眾面前,這樣的稱呼,這樣的安慰,就等於是公開的接納。
雖然她得醫治毫無疑問是因為耶穌的能力,但耶穌卻指出,是她的信心啟動了醫治。她被宿疾纏身十多年,用盡積蓄卻沒有起色,如今終於得釋放,瞬間痊癒─這一切只因為當世上所有的路都已斷絕,只落得一場空與絕望時,她敢於走向耶穌,向祂求助。
對於我們許多人而言,二○二○年開始的疫情是一段充滿痛苦的時期:不論是在肉身上、財務上、情緒上或精神上。我們經常感到被孤立,因為與至親好友隔離,無法前往慣常聚集敬拜的地方,無法享受它所帶來的群體感,這些都是我們在生命中不曾想過會遭遇的困境。困難堆積如山,接踵而至……;然而我們仍然有盼望,有避難所,有神的鼓勵和醫治。
綜觀整本聖經,在一些最關鍵的事件中,婦女都位居核心位置。她們勇敢無畏,在緊要關頭充滿勇氣。她們為真理發聲理論,她們堅定而創意十足,即使在世人眼中看為不合理時,她們仍然跟隨神的引導。
在本書中,你會聽見她們的故事;當我們深入探討她們生命的重要意義時,你會彷彿看到這些女性躍然紙上。她們各自的故事都十分有力,但在本書,我們會從這些女性共同領受的呼召和面對的挑戰著手,以配對的方式兩兩呈現。其中有幾對是彼此認識的,另外幾對則純粹以共同的目標來串連─這些目標因著我們將她們並列起來查考,就顯得更清晰明確。願神祝福你在這趟與我同行的旅程中,能尋得安慰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