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禱告的力量DVD/楊腓力培靈講座

作者 : 楊腓力

出版社 : 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貨品尺寸/規格:19 X 13.5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徐成德傳譯

出版日期: 2015/04/11

頁數: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已缺貨,可來電書房門市詢問能否調貨)
NT$225 NT$25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楊腓力把禱告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邀請上帝進入我的生命當中,求祂用「恩典治癒的眼目」更新我看世界的角度,使我不再目中無旁人、以自己為中心;第二部分是邀請我自己進入上帝的生命中,因此禱告不僅是說出來,更重要的也是聽進去,花更多時間跟上帝在一起,會更清楚上帝希望成就什麼事情,以及我們可以扮演的角色。
 楊腓力(Philip Yancey)

  著名的基督徒作家,熱愛大自然,與妻子珍奈特(Janet Yancey)住在擁有五十四座超過4300公尺高山的科羅拉多州,並且已經全數完成攻頂,爬山對他們而言是神學省思的喜樂路徑。在《校園生活》(Campus Life)月刊擔任過十年的記者與編輯,並且長期兼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從1977年榮獲美國ECPA年度書籍金牌獎的《有話問蒼天》(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開始,已經累積超過三十本以上的著作,並且獲獎無數,至今仍寫作不輟。對他而言,寫作就像投石問路,每當他想要研究一個問題時,就會寫一本書,因此,看他的著作,像是閱讀信仰與生命的專題報導,旁徵博引並且充滿人情味,而聽他的講座,更是聆賞他集結眾多著作之中的內蘊精華,與他一同帶著眼淚與盼望,回到生命故事發生的現場。
 

 

 持續傳揚的盼望與恩典

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東紋尼 撰寫
行銷企畫/江玲承 整理


對楊腓力而言,寫作就像投石問路,每當他想要研究一個問題時,就會寫一本書,因此,看他的著作,像是閱讀信仰與生命的專題報導,旁徵博引且充滿人情味。而聽他的講座,則更是聆賞他集結眾多著作之中的內蘊精華,與他一同帶著淚水與微笑,回到生命故事發生的現場。

2014年底,由校園書房出版社舉辦的「恩典新世界」主題講座,便是這樣一個撼動人心、傳遞盼望的生命現場,其中的兩場晚堂培靈,楊腓力從長年關注的核心主題「禱告」及「苦難」切入。楊腓力將「禱告」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邀請上帝進入自己的生命中,求祂用「恩典治癒的眼目」更新自我看世界的角度;另一部分則是讓自己進入與神同行的親密生活,使得禱告不僅是說出來,更是留意將神的話「聽進去」。而楊腓力也透過生動的信息,帶領聽者看見他這些年走訪過那些遭受「苦難」的國家。在日本,他遇見一個母親,日復一日在海嘯過後的遺物中翻找關於女兒的記憶;在塞拉耶佛,他聽到一個聖誕禮物的故事,在圍城的日子裡一無所有的人們,仍舊堅持分享關懷。楊腓力提及在這些苦難的生命場景中,必須承認不是所有的提問都有直白的答案,但他卻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當從耶穌身上學習——當人們面對苦難時,不是給予對方理論或解釋,而是分享陪伴、盼望與安慰。在苦難中,我們更要問:「生命傷痛時,教會在哪裡?」當人受苦時,我們是否跟他們在一起呢?人們是否可以藉著我們來看見上帝的同在在哪裡?

而四場羅馬書主題分享,則探討在罪惡世界中的處境與恩典。楊腓力娓娓道來的生命故事,讓聽眾切身體會——「罪」是不相信以上帝的方式能把生命活得美好、是對於神人之間親密信任關係的嚴重破壞,但上帝卻總能將任何的罪人憾事「回收再利用」,成就生命的另一番風景。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後一堂的「活出真群體」中,楊腓力談到基督徒群體面對當代社會,應當傳遞上帝恩典的影響——我們原來配得的是上帝的憤怒,但領受的卻是上帝的愛;我們原來配得的是上帝的懲罰,但得到的是上帝的赦免。而我們也要對這世界如此做,讓恩典的力量勝過冤冤相報的因果律,楊腓力懇切地為台灣的教會禱告:「願在這片土地上大大張開恩典之網!」

歷時三天的講座,總與會人次達到1,100人,在這幾天當中,與會者感受到的不只是在信仰的理性層面上的衝擊,更看見一位持續提問、書寫紀錄的記者與作家,帶來關於禱告、恩典、苦難等不同面向的思索體會。小至個人生命的掙扎,大至整個世界的苦難,楊腓力總在疑惑與探索痛苦提問的背後,持續、堅持述說著信心與恩典。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