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文選(三)學生運動篇

作者 : 曾慶�

出版社 : CABSA研道社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貨品尺寸/規格:15 X 23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15/06/01

頁數: 264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495 NT$55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看哪,學生已經離開教會了!」(著名神學家趙紫宸語)這是撼動著上個世紀中國基督教的一句話,相信今天也同樣撼動著香港和台灣基督教現況的一句話。生在何種時代,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但是,面對那個時代的挑戰,則是責無旁貸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的信仰,身為基督徒,如何回應時代,這就是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苦於掙扎、也充斥著爭議的理由。舉凡政治運動,都有其理想性格,一旦陷於運動的歷程中,理想與現實必然擦撞、拉扯,沒有不傷痕累累的,尤其教會組織總在這種運動的大時代歷程中,其受到的巨大衝擊,在所難免。中國基督教史上,學生運動不是空白的,我們應該誠實地面對他們。

系列構思
上世紀前半業,中國基督教最具活力的神學思想即為公共神學,他們大力推廣基督教社會思想,與最富挑戰性的社會思潮進行論戰和對話,參與學生運動和鄉村建設時均走在最前綫, 勇敢地面對來自保守派和帶有帝國力量的西教士團體的壓力/ 挑戰,積極參與婦女解放運動和反日抗戰的行動等。他們差不多已展開了所有公共神學的議題:人權、民主、黨國、家庭、婦女、經濟、勞動、生產、愛與暴力、革命、戰爭、全球化、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民族與愛國主義等問題。

今天,我們有必要正視有別於本色神學、重生神學、屬靈神學以外的「公共神學」,將之重現於中國基督徒和中國社會之前,他們曾經付出的努力和代價是不容否認的。明日的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可否順利展開,取決於我們如何繼承他們的遺產,並爭得那些不認同上述三大神學路線的基督徒的支持和參與。

本系列將按公共神學的不同主題集結相關的文章或論著,分四輯「社會思想」、「耶穌形象」、「學生運動」、「鄉村、工業與婦幼」推出。期望可以為今後的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修出一條路,既可上承前人的努力,或至少重振/尋回過往曾經存在於中國基督教的批判與實踐的活力,又可接續到當代無以迴避的公共生活中。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