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因為聖靈動工的因緣際會,讓我著手撰寫這本書。我1990年自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後,就直接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攻讀社工碩士,然後從事心理諮商及創傷治療的工作,並拿到心理諮商與督導的教育博士學位,也成為美國認證的創傷治療督導及創傷治療員。之後我在美國中部聖路易市阿奎那神學研究所就職,教有關牧養、關懷、及靈命成長的課程。西元2020年我偶然與陳曉東牧師重遇,他是我多年失去連繫的外文系同學。聊話中談到彼此正在從事的工作,才知道他是現任基督燈臺協會的院長。基督燈臺協會是北美華裔平信徒網路神學院,所有課程都沒有收費,全是自由奉獻。在知道我教牧養課程,且有創傷的專業訓練時,陳牧師立刻邀請我教一門八週的網路門徒/宣教士訓練課程,叫「創傷與關懷」(Trauma and Pastoral Care),以華語授課。
這本書,是為每一位讀本書的弟兄姐妹所寫。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理創傷,都需要得到醫治。而醫治與成長,要從自己做起。心理治療的領域有句格言:「你無法引導別人去你沒去過的地方。」(You cannot guide others to places you have never been)我們如果沒去過芝加哥,就很難當導遊,帶人到芝加哥走走。同樣的,如果你對心靈世界不熟悉,很少去探討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也沒有去面對過自己過去的創痛,就很難比較深入的協助別人走出心靈的黑暗。雖然書裡的資訊,可以協助弟兄姐妹及教會牧長,了解週遭親朋好友所經歷的創傷,本書所專注的是協助弟兄姐妹看到及了解自己的創傷,並且練習用書中建議的步驟,來面對自己的傷痛,讓自己因此而得到醫治與成長。所以希望弟兄姐妹讀這本書時,先為自己讀。只有當我們處理過自己的創傷後,我們才能更深切體會別人的體驗及需求,感同身受的陪伴身邊的人,給予較確切的協助。
在此感謝所有我多年心理治療的個案,及上過我課程與講座的弟兄姐妹,分享自己的經驗,讓我們可以一起學習。也感謝基督燈臺協會同工的協助,讓我每個暑假的課程都有非常踴躍的參與。尤其感謝我任教的阿奎那神學研究所(Aquinas Institute of Theology),對我各方面的支持,並給我六個月的安息假來寫這本書。另外,非常感謝台灣教會公報社的黃以勒主任及同工,為了此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諸多時間、資源與心力。衷心感謝我的父母(黃德成牧師及林美惠牧師娘)對我從小的栽培,並全力在經濟上支持我到美國求學深造,而因此開啟了我得到心靈醫治的門。感謝我諮商員支持團體同儕的建議與鼓勵,讓我在學習創傷治療的路程上,有一起成長的夥伴,感謝大學時代台大師大長老會青年團契的輔導及學長姐的陪伴,讓當時有憂鬱症的我,因著你們的關愛而能夠順利完成學位。最後,我先生維德(Wade)的扶持與打氣,更是讓我堅持完成本書的動力。願上帝藉著這本書來祝福弟兄姐妹,讓弟兄姐妹得到心靈方面的醫治與成長。也希望本書能夠提昇基督徒在信仰與心理學方面的結合與認知,更促進台灣本土及海外教會界對創傷的了解與重視,一起防範創傷的造成,協助彼此得到心靈的醫治,讓福音更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