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365每日福音靈修--連結聖經與日常,開啟生命的改變與更新

作者 : 保羅區普

出版社 : 基督使者協會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裝訂: 軟精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6 X 23.5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任文俊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 394

適用分類: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480 折扣: 0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每天與神相遇
開啟日日充滿喜樂與盼望的旅程
保羅·區普在本書中邀請你停下腳步,花幾分鐘靜靜聆聽神話語的低語,讓真理滋養你的靈魂,堅固你的信心,並點燃你為那永恆國度而活的熱情。
書中為你精心編排了一整年的讀經計畫,從創世紀到啟示錄,365篇文字如同溫柔的散文,帶你踏上一場場與神對話的旅程。
每一篇都簡短而深刻,將聖經的生命之光引入你的日常,幫助你在瑣碎中看見永恆,在靈修的靜謐時刻感受神無盡的愛,以及改變生命的力量。
(含全年讀經計畫)

各方推薦

保羅·區普(Paul Tripp)的《365每日福音靈修》真是一個奇跡。它文采斐然,內容簡潔明瞭,高舉基督,忠於神的話語,豐富的內涵尤為激勵人心。他字裡行間洋溢著福音的恩典,每一個段落都帶著真理的光環。如果你每天都想得到神賜予生命的智慧和良善,這本書就是為你準備的。
——蘭迪·奧爾康(Randy Alcorn)
著有《天堂》(Heaven)、《如果上帝是好的》(If God 
Is Good)和《寶藏原則》(The Treasure Principle)。

這本滋養人心的靈修讀本正如我們對保羅·區普一貫的期望,感恩地從他那裡的得著:他從聖經的深處出發,搭建橋樑,直達我們內心的深處,並始終帶有福音的盼望。對於願意每天在區普的帶領下深入聖經中的人來說,這將是一段振奮人心且充滿生命力的旅程。
——戴恩·奧特倫德
伊利諾州內珀維爾市內珀維爾長老會教會主任牧師,
著有《溫柔與謙卑:基督對罪人和受苦者的心》


 
保羅.區普(Paul David Tripp)
畢業於西敏斯特神學院,獲教牧學博士學位。他是一位牧師、暢銷書作者、國際型會議講員。他的著作等身,並創辦了自己的非營利機構,目的是要藉著文章、影音、講道、靈修小品,將耶穌基督改變人的大能帶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他與妻子Luella居住在美國費城,他們共育有四位成年子女。
 

4月16日
列王紀上12-14章
最具有誘惑力、欺騙性和吸引力的偶像崇拜就是自我崇拜。
一對夫婦來找我諮詢,因為他們的婚姻就像戰場。普通的談話都變成了一場爭強好勝的言語衝突。他們互相指責對方的動機、性格、言行和做出的選擇。這些都是非常私密和具有傷害性的。他們婚姻中每一處都滿了戰爭的硝煙。他們自稱是信徒,去的教會也很不錯,但他們的婚姻中沒有神。正因如此,他們各自生命中最高的議程是自我意願和自身的舒適度。他們的婚姻倫理是由他們自我制定並主宰的。自私掌控著他們關係的方方面面。他們精疲力竭,心灰意冷的同時卻從未想過:拯救婚姻的希望不在於互相攻擊,而在於共同攻擊他們所有問題的核心-——對自我的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在聖經故事中很早就出現了,它醜陋且具有破壞性。在創世記第3章中,亞當和夏娃悖逆了神,因為他們想和神一樣。他們要對自我崇拜而不是對神崇拜,這是世上第一宗罪的起源。自我崇拜是響徹貫穿整本聖經的悲哀的不和諧的音符。偉大的屬靈戰爭是神聖潔的寶座與不聖潔的自我神化之間的爭戰。每一個縱向的悖逆和橫向的殘忍行為都源於對神的廢黜和對自我的冊封。
我們在列王紀上12:25-29中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耶羅波安在以法蓮山地建造了示劍,就住在其中;又從示劍出來,建築了毗努伊勒。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耶羅波安王就籌畫定妥,鑄造了兩個金牛犢,對眾民說,『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
王國現在分裂了。耶羅波安是以色列的王,利戶是猶大的王。看到耶羅波安設立金牛犢供他的子民敬拜是令人震驚的,但聽到他將神的子民從奴役中解救出來歸功於這些偶像就更令人震驚了。然而,如果你在這段經文中僅僅看到這些,就會忽略其中更深刻的警告。耶羅波安設立這種偶像崇拜是為了讓他的子民不再去耶路撒冷敬拜。他害怕失去自己擁有的權力。這種宗教偶像崇拜的核心是自我偶像。這段記載是對我們的警示。願神在恩典中將我們從自我的束縛中釋放出來。

→獲得進一步鼓勵和學習請參考:耶利米書17:5-10
 
4月17日
列王紀上15-17章
天上地下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神推進他的計畫和旨意。
 
我正處於一生中最有活力、最有成效、最有影響力、最激動人心的事工時期。我每個週末都有演講活動,每年都有幾次國際旅行,我每年還著作一本書,我非常投入和堅定,但我並不是無所不能和沒有限制的。只是因身體出現了一些症狀,我去了趟醫院後接下來我看似不可阻擋的計畫就瞬間停下了。我面對的事實是:我再也沒有能力完成我承諾要做的事情了。
值得慶倖的是,神和我不一樣。沒有什麼能挫敗他的旨意,沒有什麼能挑戰他的統治,也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宏偉救贖計畫的推進。每一個信徒的盼望和屬靈安全都建立在這樣一個事實之上:我們的主是無法被阻擋的,他的統治至高無上。這個真理在下面經文中清晰而令人安慰的顯現出來:
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王十八年,亞比央登基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親名叫瑪迦,是押沙龍的女兒。亞比央行他父親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惡,他的心不像他祖大衛的心,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然而耶和華他的神因大衛的緣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燈光,叫他兒子接續他作王,堅立耶路撒冷。(王上15:1-4)
天地的主早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已制定了一個救贖計畫,他無論如何都絕不會偏離這個計畫。他在耶路撒冷確立了亞比央和他兒子的王位,這並不是因為亞比央是一個敬畏神的王,而是因為神不會讓任何事情阻礙他偉大的救贖計畫。萬王之王將從猶大誕生,他的寶座將永世長存。不要誤解,神並非對亞比央的罪熟視無睹。在這段經文中,亞比央對神所犯的罪被清楚地宣告出來。神不願做的是背棄他的救贖計畫和他對大衛的盟約承諾。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罪可以阻撓神的恩典計畫,那麼我們就沒有希望了。毀約者的希望在於神完美的守約熱忱。當我們失信時,他仍會保持信實,因為他不能背棄自己,也不能背棄他所許下的恩典諾言。因此當你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時,你的希望就有了保障。在我們這個有太多讓人失望的世界裡,這是多麼好的消息。

→獲得進一步鼓勵和學習請參考:箴言19:21

4月18日
列王紀上18-20章
真假信仰的區別顯而易見。假的信仰裡是人們戰戰兢兢地向上伸手,以某種方式獲得他們神的接納。而在真正的信仰中,神會因著恩典向下伸手接納那些不配得的人。
 

聖經中有三百五十多處記錄了“不要害怕”(或類似的鼓勵)的經文。經文在這一中心主題裡蘊含著榮耀的美,並傳遞了安慰人的話語。它貫穿在聖經的各個篇章就是為了提醒我們用心信奉的不是讓人恐懼的信仰體系,而是充滿恩典的。我們在清晨醒來時不會因神的憤怒而戰兢,也不會想當天能做些什麼來避免他的憤怒。我們的信仰並沒有被界定在追求“做得更多,要更努力」中。聖經並不是延續性的呼籲我們要自我完善和把事情做好,否則將面臨……。聖經的主旨不是神的譴責,而是神的恩典。我們一直以來的不配並沒有讓我們躲在內疚和羞愧中,而是提醒我們多麼需要恩典,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區別真假信仰的一個分界線,就是要看是靠人的努力獲得接受,還是依靠犧牲的恩典獲得接受。
我們從巴力的祭司與先知以利亞為證明誰依靠的是真神而進行的較量中看到了這一鮮明的區別。很明顯,這些巴力祭司的信仰中沒有心靈的安寧。他們拼命工作,甚至不惜自殘想引起他們神的注意、回應和來享用他們的祭品。這是一種混合著恐懼和妄想的可悲。他們手舞足蹈、咆哮和自殘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迎接他們的是徹徹底底的沉默和在陽光下腐壞的祭品。
以利亞將祭品用水澆了三次,以防有人污蔑他,然後他鞠躬謙卑地祈求神的幫助:
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阿,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是耶和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王上18:36-37)
這不是一個討好安撫的禱告;以利亞沒有說:“我做得這麼好,難道你不應該回應了嗎?”這是一個榮耀和恩典的禱告。他祈求神的回應,讓人們知道他才是獨一的真神。他的禱告是對恩典的請求。以利亞沒有咆哮,沒有手舞足蹈地走來走去,也沒有自殘。他只是低下頭,安靜地等待神恩典的回應。神呼召我們不是要我們生活在恐懼中,而是要我們在信心裡得到安息。這完全是因為他是一位奇妙恩典的神。

→獲得進一步鼓勵和學習請參考:羅馬書5:6-11
 
4月19日
列王紀上21-22章
罪人唯一的希望就是真神的憐憫。

罪是真實的,具有破壞性而且總是導致死亡。罪是人類最大的流行病,沒有人能逃脫它,沒有人能夠戰勝它。自我改進的制度並不能削弱它的力量。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靈裡帶有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神的干預,人人都會帶著它走向墳墓。罪在人的思想和欲望中醜陋的抬頭,罪會影響你和他人的交流,包括你說話和傾聽的方式。罪腐蝕著每一種關係,在本應充滿和平的地方製造衝突。罪讓你要麼否認神的存在,要麼怒斥他的統治。罪讓我們自我陶醉、自以為是、自我辯護。罪讓我們更想掌控而不是去事奉。罪把一切都變成了偶像,因為我們無法敬畏那位渴望我們敬拜他的神。罪的罪惡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重,這就是為什麼神的恩典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如果沒有神的干預,無論你如何淡化自己的罪,你仍將生活在罪的權勢之下。
神的憐憫是聖經的永恆主題。在我們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面對真實的罪和真實的憐憫。有時你不得不問自己:“神怎麼會如此耐心,如此仁慈?他的憐憫會用盡嗎?”在列王紀上21:25-29節中,你會發現神的極其憐憫的一個時刻:
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為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就照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趕出的亞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惡的事,信從偶像。亞哈聽見這話,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臥也穿著麻布,並且緩緩而行。耶和華的話臨到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亞哈在我面前這樣自卑,你看見了嗎?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還在世的時候,我不降這禍;到他兒子的時候,我必降這禍與他的家。”
重要的是要注意亞哈是如何被描述的。他“因為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了最可憎惡的事,信從偶像。”亞哈不僅是一個邪惡的人,而且在他的邪惡和偶像崇拜中,他鼓勵其他人也這樣做。你會認為神會對這個邪惡的王行使公義的審判,但故事並非如此。只要亞哈對自己的罪有片刻的悲傷和懺悔,神就是對他施以憐憫而不是審判。
這段經文將我們引向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十字架最終表明罪是真實的,會帶來後果,但神的憐憫也是真實的,最終會戰勝審判。罪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壞消息,而恩典則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聽到和相信的好消息。沒有人不需要恩典,沒有一個人。

→獲得進一步鼓勵和學習請參考:出埃及記34:6-7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