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圖析羅馬書--從希臘文句型圖解讀羅馬書信息

作者 : 陳維進

出版社 : 南方聖經學院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軟精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21.3 X 30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 510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1620 NT$180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用希臘文句型圖來理解經文意義的脈絡

本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經文的希臘文句型圖;
第二部分是對希臘文句型圖的解讀信息。
 
本書的特色有三:

1. 圖像化的經文結構
2. GPS般的導航引導
3. 簡易、省時、容易明白經文的方法

希臘文句型圖(Sentence Diagramming)也稱為句型結構圖、樹狀圖、結構分析文法圖、句型結構圖等名稱。它的作法是把經文圖像化,使經文的思路層次清晰可見,容易明白,以幫助學習者瞭解經文的意義,理出經文的信息,也整理出經文的大綱,是預備釋經講道的好幫手。透過希臘文句型圖,我們可以掌握字與字、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習者馬上進入經文的分析,瞭解經文的意義,也能解釋新約聖經各譯本之間的不同。


推薦序
有GPS的讀經
大約在一年前,出版社同工發現「聖經工具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的新約聖經,竟然有「樹狀圖」,當時只注意到「羅馬書」,如今查閱又發現「彼得後書」也有了。這兩卷書不只有樹狀圖,還有從希臘文句型圖解讀的信息,這太讓人驚豔了。更令人歡樂的是紙本書要問世了,她將會為研讀羅馬書帶來無窮的樂趣,和豐碩成果。
陳老師將樹狀圖與註釋分成兩本書,這便利了我們比對註釋內容,使我們讀註釋好像有了GPS的導航;每個樹狀圖的希臘文都有中文翻譯,貼心的加上分析,很多是屬於中級文法的研究成果,如:名詞的格在句中是何種用法,常讓人頭痛;動詞的時態、語態和語氣在此應如何理解,都需要花時間去確認,而老師所提供的資料成為我們學習隨時的幫助。好像導航能告訴我們那裏有加油站、那裏有超商或餐廳,不論到那裏都輕鬆的旅行,而我們的研經也輕鬆起來了。
陳老師在他辛勞的教學之餘,願意擺上自己,在無數黑夜孤燈中,探索作者文字結構線索,並把抽象文字之間的關係圖像具體化;為此我開心讚美我們的主!也為將來想研讀聖經的弟兄姐妹們推蔫,不論時代如何轉變,研經資料如何累積,方向、角度如何轉變,原文的「樹狀圖」不太會改變,而它帶來的希臘文句型圖解讀信息,也永遠有參考的價值。
我自己學習的路程,看到神學生辛苦修完基礎希臘文,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害怕這必修又沈重的課程,所以有師資又有人數能開成希臘文進階的機會非常少;得到了原文解經的技巧但無法驗證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結果持之以恒享受原文解經好處的人更不多。陳老師為那些尋求幫助的人提供了豐富美好的範本,而這些突破性的排版,使我們讀經不迷路,將會成為你不可缺的工具。

浸宣出版社  王子仁牧師
 
陳維進
馬來西亞柔佛永平人。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就讀,獲機械工程學士。工作9年後,回應呼召,于新加坡神學院道學碩士畢業,並在3年後到台灣神學院修讀神學碩士和神學博士課程,在2015年神學博士畢業。過後,到印尼萬隆福音神學院服事,也在4年後到台灣中台神學院任教。2023年底回到馬來西亞新山,在2024年2月15日上任南方聖經學院院長。著有「羅馬書一本通」。
 

融合兩項寫作背景來分析經文

對於羅馬書希臘文句型圖,本文不單呈現希臘文文法和各句子之間的關係,也以經文解析來解讀羅馬書經文的意義。由於寫作背景會影響字義和經文的解讀,所以,在進行經文解析時,筆者也參考羅馬書兩項寫作背景資料,以幫助解讀羅馬書經文的意義。這兩項寫作背景資料是:

1)上帝的信實:羅馬教會的猶太基督徒質疑上帝是否依然信實,因為大部分猶太人還未相信耶穌基督。另外,羅馬教會的外邦基督徒認為自己已經取代猶太人在上帝國的位置,因此,輕看他們在上帝國的位置。若是如此,上帝就是對猶太人不信實,那外邦基督徒又如何能肯定這位上帝會對外邦基督徒信實呢?這是羅馬書所要處理的其中一項問題。

2)族群之間的分別和歧視:由於猶太基督徒有族群優越感,認為上帝是專屬於猶太人的上帝,所以他們要求外邦基督徒也要變成猶太人,遵守禮儀、節期和食物律法,造成族群間關係的張力,發生分別和歧視的情況。另外,由於外邦基督徒認為自己已經取代猶太人在上帝國的位置,因此,他們也輕視教會內猶太基督徒的位置,造成彼此之間在禮儀、節期和食物律法上有不同的詮釋和張力。

在新約時代的羅馬社會也充斥階級和歧視的情況,菁英階級和中產平民階級的分別、自由人和奴隸的分別、富人和窮人的分別、猶太人輕看不潔淨的外邦人、施恩主和受恩人的分別、男性主導的家庭與社會生活等,這些社會情況也與族群優越感有關。猶太人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地位上高於不被上帝揀選的外邦人,因而輕看他們。外邦人也認為猶太人是奇怪的民族,生活習俗與他們格格不入,因而輕看猶太人。這些社會上的階級和歧視情況也帶入教會的生活,造成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的衝突。

為何羅馬教會有階級和歧視的問題呢?或許我們可以從羅馬教會的建立歷史來理出階級和歧視的問題如何產生。羅馬教會不是保羅建立的,而是一些猶太基督徒建立的。這些猶太基督徒在耶路撒冷過五旬節時相信了耶穌,然後就回到羅馬,建立了羅馬教會。開始的時候,猶太基督徒是教會的主要成員,外邦基督徒是少數。有些外邦基督徒或許在當時有按照猶太文化生活。可是,由於猶太人與猶太基督徒產生衝突,為著主耶穌基督而產生爭論,結果衝突驚動了羅馬政府。羅馬皇帝革老丟就在公元49年把大部分的猶太人和猶太基督徒趕出羅馬城。百基拉和亞居拉就是在當時被趕出羅馬城的,他們隨後在哥林多城遇見了保羅。

由於大部分猶太人和猶太基督徒被趕出羅馬城,造成羅馬教會的組成結構產生變化。猶太基督徒的人數急速下降,外邦基督徒的人數慢慢增加而成為羅馬教會的大多數。這使羅馬教會的文化逐漸改變,猶太文化的影響也逐漸減少。在族群優越感的影響下,外邦基督徒開始歧視猶太基督徒和他們的文化,認為自己已經取代了猶太人在上帝國的位置,在階級上比猶太人優越。這使佔大多數的外邦基督徒和佔少數的猶太基督徒產生階級和歧視的衝突。當被趕出的猶太基督徒從其他的地方回到羅馬教會時,發現整個羅馬教會的文化改變了,外邦基督徒變成是羅馬教會的多數,教會生活也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使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在教會的生活產生衝突,互相不接納彼此的生活方式,產生階級和歧視的衝突,甚至懷疑上帝是否依然信實的問題。

這兩項寫作背景影響了羅馬書經文的解讀。筆者在解讀羅馬書經文的過程中,融合這兩項寫作背景資料來分析經文的意義。

簡單的說,羅馬教會的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面對族群之間的階級和歧視的衝突。這些衝突是族群和文化的不同造成,同時也涉及「上帝是否依然信實」的問題。猶太基督徒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有各樣的優勢,所以他們應該是教會的主幹,教會應該按照猶太人的方式生活。可是,外邦基督徒認為他們是教會的大多數成員,少數服從多數,並且認為自己已經取代了佔少數的猶太人位置,所以,教會應該以外邦基督徒的方式生活。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之間的階級和歧視的衝突其實與上帝的信實有關,因為若上帝不再對猶太人信實,那外邦基督徒如何肯定上帝會拯救他們呢?若上帝對猶太人不信實,那這位上帝如何值得再被信賴呢?若上帝依然信實,那上帝要如何除掉教會內的階級和歧視的分別呢?

保羅在羅馬書先陳明上帝的信實,以處理「上帝是否依然信實」的問題。然後,在過程中,保羅以上帝所應許的次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來回應位置或階級的問題,最後以愛與接納來處理族群之間的歧視問題。

盼望以希臘文句型圖的方式來解讀羅馬書的進路能幫助讀者以比較簡易、省時、容易明白的方式來解讀羅馬書的經文。有不足之處,也請不吝指教。

最後,非常感謝信望愛聖經網站給予機會,使筆者能藉著希臘文句型圖來服事上帝及弟兄姐妹。願上帝大大使用信望愛成為眾人的祝福。阿們!

陳維進

於台中 2023年7月19日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