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別焦慮中遇見光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泰戈爾
本書大部分是出於家屬團契、助人團契和尊榮小組的共同創作;這三個事工統稱為「性別關係事工」。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椎心刺骨的經歷、更多的成長故事、更多劃時代的講座,提供更豐盛的生命樣貌。謝謝蘇文安牧師所建議的書名:《故事,還沒有結束》,本書是系列一;主若許可,還會陸續出版系列二、系列三……願神得著最大的榮耀—「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詩50: 23)。
在家屬團契,我們學習從逃避苦難、或怨懟苦毒,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基督走窄路。有恩主和屬靈家人同負重軛,擔子就不再沉重。有一個愛主的姊妹,兒子在社交媒體上出櫃,她知道後,天天以淚洗面,眼睛幾乎哭瞎;然而家屬團契的禱告、教導和堅強的連結,將她的心一次又一次帶到主面前。在團契小組中,不必遮羞,因為大家都一樣的痛,說的話別人懂。沒有人批評論斷,因為大家同受苦難。家屬團契的格言是:「兒女永遠是自己的孩子,關係永遠值得去重建。」她積極建立跟兒子的關係,支持兒子人生的方向,而不是只看他同性吸引這一塊。她寫得好極了:「父,讓我的眼睛重新看見孩子的全人全貌,讓我的心重新擁抱孩子身上一切的美好與傷痛……讓我不再為自己身上不可能有的軟弱,而伸出定罪的手指」。家屬團契曾經邀請著名的逆轉變性人(Detransgender) Laura Perry 和她的母親Francine Perry作我們月會的講員。當我們問到Laura,讓你從跨性別回轉的最大的動力是什麼?「我母親的改變」,她說。同性吸引者的家屬,學習到要改變兒女何其困難,不如在神的真光中先來改變自己。本書的家屬篇,收羅了二十多篇的見證,血淚中都有恩典的記號。
「如果你教會裡有同性傾向的孩子,不要不管他、讓他邊緣化;當看到一個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是他最需要你陪伴、引導、肯定的時候……」──智偉
「不只是同性傾向,所有的成癮最最根本的就是缺乏真愛。一味叫他改變外在的行為,但是沒有給他真愛,所有的方法都無法真正改變他……我們要學會家庭式治療(family therapy),要以一個擁有真愛的家,來醫治這一個群體。」──寶生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