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我的名字是自由(POD)--讓桎梏的生命重獲自由

作者 : 何曉鳳 口述/梅樂蒂福克斯 著

出版社 : 方樹出版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4.8 x 21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潘小路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 320

適用分類: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360 NT$40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各方推薦

本書深入人心和人性,將執法人員與受保護者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
( 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特工


夏蕾的故事令人心碎,卻又扣人心弦。梅樂蒂.福克斯 (Melodie Fox) 重述她的經歷,以坦率的同情為夏蕾發聲,陳述可怕現實的同時,也展現出她不可否認的韌性。夏蕾在無情而精於算計的老婦人手下為奴的生活,並不足以摧毀她的心靈和對神的信仰。在淚水中,我感受到了希望。 正如同我對那些在夏蕾的絕望經歷中本應幫助她的人感到失望,我也因著那些最終介入並致力於使她得自由的人得到鼓舞。梅樂蒂.福克斯傳達出夏蕾內心的聲音,讓你感覺自己彷彿就在她的身邊,從受困、憤怒、充滿希望,到重獲自由。
對於任何想要更多了解現代奴役的現實狀況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讀之作。

─布琳達.威爾斯(Brenda Wells)
反人口販運組織i-5 Freedom Network 創辦人


我喜愛這本書,它展現了夏蕾對人的同情和她極強的正義感。她發出了重要的聲音,我很高興看到她成為夏蕾。
─艾咪‧亨利(Amy Henry)
曾任救世軍( The Salvation Army)
專案經理及反人口販運主任
 
 

何曉鳳出生在台灣的排灣族家庭,七歲即因家貧而被賣為家庭奴隸,飽受凌虐與剝削。她隨同買主移居美國後,因不堪多年折磨而逃離,接受反人口販運組織的保護。在專業機構與支持者的幫助下,她逐漸站穩腳步、重新融入社會。2011年,由於美國CNN新聞網報導何曉鳳逃出奴役的故事,引起台灣媒體廣大關注,而她也在外交部的協助下回國和原生家庭團聚。
何曉鳳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販賣人口、虐待兒童、剝削弱勢族群的情況在世界各地仍然屢見不鮮,有更多令人心痛的故事隱藏在社會的黑暗角落。本書使我們聽見受虐者的聲音,也期盼激起大眾對弱勢者處境的關懷,進而以行動消弭更多不公義、反人道的罪行。
何曉鳳在長期受虐的處境下,對神的信仰成為她僅有的安慰;雖然身心受創,但在她得自由後,基督的愛使她經歷了饒恕與心靈醫治,生命也在各界的協助下得以重建,並綻放光彩。期盼本書也幫助讀者在基督裡經歷饒恕與醫治,讓桎梏的生命重獲自由。
 
梅樂蒂.福克斯 Melodie Fox

方樹出版社(Square Tree Publishing)的作者和編輯,同時也在一間地方學院擔任教職,並統籌非營利教育組織的專案。她喜愛在教學工作上發揮創意天分,為教育工作者帶來啟發,也喜愛音樂、貓和台灣小吃。

方樹出版社(Logo)
www.squaretreepublishing.com
info@squaretreepublishing.com

Facebook & Instagram
@squaretreepublishing
 


在這個陽光溫煦的日子,咖啡館人聲鼎沸。我在外面找個地方坐下,又多拉了兩個椅子靠近那張厚重的鍛鐵小桌,面向停車場和人行道,我既興奮又忐忑地等待著,無視於從我身邊走過的購物者,因為我有機會協助撰寫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曉鳳(Hsiao-feng),或是我後來認識的 「夏蕾」(Shari),很快就要來這裡和我見面了。我聽說過發生在世界各地類似夏蕾所遭遇的故事,但竟也發生在我的家鄉?沐浴在陽光裡,我閉上眼睛,任思緒飄蕩,問題也悄然浮現。
「你在想什麼?你到底要怎麼做呢?你一輩子都沒寫過這樣的東西啊!」我揮揮手趕走了這些念頭,大聲說:「太陽愈來愈熱了!」這本書的出版商是我的好友,在教會聽夏蕾演講後和她碰面。當晚的主題是「人口販運」(Human Trafficking),夏蕾的故事深深觸動了她。年幼時的夏蕾七歲就在台灣被父母賣掉,當了二十多年的奴隸,最後留在美國。如今,歷經將近一年的鼓勵和許多的禱告,夏蕾同意讓我們倆協助寫她的故事。夏蕾當奴隸的這些年間被剝奪的事物是如此之多─她從未被允許上學,所以她說和寫自己語言或英語的能力非常有限;她也從未學過開車。我們選了一個就近碰面的地點,她從公寓步行到咖啡館只需幾分鐘的路程。
「你想喝什麼?」我的出版商在接到一通很短的電話、確認夏蕾已在路上後,一邊詢問,一邊進去拿飲料。「咖啡啊,不然呢?」我邊開玩笑,邊拿起數位錄音機。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再次閉上眼睛。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眼前艱鉅的任務上。我真的能做到嗎?我對夏蕾的故事所知不多;但我所知道的,卻足以讓我懷疑自認為擁有的寫作技巧了。街上的喧鬧聲被打斷了,我的思緒也被拋在一旁,因為一個身材嬌小的女人出現在我的視線中。她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帶來了一股暖意,融化了我的顧慮。她微笑著說「你好」,一邊伸出手來與我輕輕地握手。最後她說:「我就住在這條街的對面。」我給她一個座位,她背對著繁忙的停車場和忙著在週六上午購物的人群。片刻之後,我們三人坐在一起喝著飲料,開始了自我介紹。
本以為只是初次見面的閒聊、輕鬆進行初步的商業洽談,結果突然進入了引人入勝的故事─關於背叛、虐待和未解的疑問。我和夏蕾一起回到了她的過去,穿越一扇黑暗的門,來到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把那個暖陽拂照的早晨拋在後面。我很慶幸自己有帶錄音機。
事情就這樣開始了:我、錄音機,和夏蕾坐在一塊,有時一次長達三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聽著她的故事,詢問她問題,看著她流淚,望著她再次心碎。但是在我聆聽並記錄每一次談話的過程中,我從痛苦中聽見了一股力量,一種在這一切背後的堅韌;一種為他人而發的聲音─不僅僅是一名倖存者或受害者的聲音,這種聲音出自一個學會了戰鬥、也期待為幫助他人而戰的人。
有時候,我覺得夏蕾這個人集多種性格於一身:淚水和痛苦顯露出她的脆弱─她是一個渴望有家、希望被疼愛的孩子;當她談到她發起的倖存者聚會時,一個倡議者現身了;她是一個英雄、一個願意戰鬥並勸勉他人超越被囚者身分的人;最後,她是一個慈愛的姊妹和女兒,只想盡一切所能,讓家人在合一的靈裡團聚。她的性格多樣性從她許多已知的名字可見一斑:「倫倫」(Lunlun)是她母親叫她的名字,她生來是排灣族人;「曉鳳」生長在台灣,被賣為奴隸;「莎倫」(Sharon)是她被迫移居美國時、囚禁她的人取的名字;「伊莎貝爾」(Isabel)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報導披露時,她用以隱藏身分的名字;最後,「夏蕾」(Shari)才是她選擇的名字,她成了堅強獨立的美國人,現在過著自由的生活。我看到不同文化的混合、碰撞和交融,最後形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女人,這就是真正的何夏蕾。
我不會撒謊。要了解亞洲人的思維,站在夏蕾的立場來想像她受到虐待、被拋棄,有時候對神生氣的心情,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挑戰。我掙扎、寫作、改寫,再掙扎。我渴望這位勇敢女性的聲音得以傳播,不受文化或語言障礙的影響。在受訪者的鼓勵下,我希望我確實是做這件事的正確人選,我所採取的方法和途徑都是真實的。
經過四十多次的採訪,無數小時的網路搜索,與家人大量用Skype通話,實地考察,爬梳成堆的文件、檔案和警方的報告,以及一趟令人大開眼界的台灣之旅,本書才接近完成。你們即將讀到的,是我在夏蕾內心的旅程,以及她的旅程─要尋找她的聲音、她自己和一個專屬於她的獨特名字─何夏蕾,不再是奴隸,因為……她的名字也叫自由!
梅樂蒂.福克斯(Melodie Fox)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