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信仰傳承的火炬--刻意的基督徒祖父母事工推廣實錄 作者 : 林淑美 出版社 : 真哪噠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4.8 X 21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 176 適用分類: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調貨說明 NT$225 NT$250 折扣: 9 折 數量: 放入購物車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商品介紹 作者簡介 目錄 書摘/導讀 推薦序 本書是為華人基督徒祖父母與事工推動者量身打造的指南。林淑美牧師回顧八年來的事工歷程,提供一套完整的信仰傳承地圖與實踐步驟。透過真實案例與核心資源,幫助您在家庭與教會中,成為點亮下一代信仰的關鍵推手。這不僅是一本實錄,更是一場屬靈運動的邀請。 林淑美 牧師 出生於台灣台北市,擁有美國堪薩斯州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加州Talbot神學院道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專精於基督徒教育。她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基督徒教育客座教授,現為美國南加州爾灣市愛恩台福基督教會牧師。牧會多年來,她負責推動基督徒教育、兒童事工、台語堂與長輩事工,亦曾在北美華人基督徒教育大會及正道培育中心講授相關課程。她熱心推廣華人信仰傳承,統籌編輯《刻意的基督徒祖父母》系列書籍。 前言 第一篇 心火初燃:Legacy高峰會的啟航之旅 第二篇 薪火躍動:Summit House的信仰盛宴 第三篇 相逢雲端:Fullerton到台福的信仰橋樑 第四篇 攜手並進:信仰資源中譯與出版合作紀實 第五篇 突破困境:首冊中文書出版全紀錄 第六篇 續篇啟航:第二、三冊的策劃與實踐 第七篇 千里同心:免費贈書鋪路事工推廣 第八篇 落地開花:華人信仰傳承祖父母事工 第九篇 成果回聲:問卷解析與成效初探 信仰傳承祖父母事工推廣大事紀圖表 第五章 影響原則 對孩子來說,祖父母的角色與父母不同。根據大多數神學家的想法,《創世記》2 章24 節確立了婚姻:「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節經文大多數人關注「男人」和「他的妻子」,並描述了一種新的關係,構成了婚姻的基礎。但這也意味著父親和母親不再與他們的兒子和他的新家庭,擁有與之前相同的關係或控制權。 這意味著你與成年子女的互動方式,必須與他們住在家時的互動方式不同。事實上,這裡有七件事要做: 1. 放棄控制 作為祖父母,你既然已經釋放了控制權,就不應該試圖收回。當問題出現時,這當然是一種誘惑,但除非你被邀請,否則你不能這樣收回。控制和影響這兩個因素,就像蹺蹺板的兩端,當一個上升時,另一個必須下降;當你「提升」控制時影響會下降,你的兒子或女兒會怨恨這種做法,你們之間的牆只會越來越高。如果你想「提升」影響力,就必須降低控制力。 2. 識別控制反應 你說,「但我無法控制。」你確定嗎?控制的面貌,可能看起來與我們的孩子在家時不同。在成人層面上,這看起來像是批評,即使當中沒有要求,而我們也分享我們的意見,或者試圖使對方內疚。像是不理睬、沉默的對待或是消極的肢體表示等非語言行為,都可以成為試圖控制的工具。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或者可能是有意)使用控制行為?如果有,效果如何?有效果嗎?也許是改變你的方法的時候了。 以下是三個效果不佳的控制回應: 嘗試重新作父母──我們認為,他們應該聽我們的;畢竟,我們是他們的父母。但是當我們重新回到之前的控制角色時,我們冒著進一步疏遠的風險。 責備或內疚──你的兒子或女兒可能會為錯誤的決定或導致關係破裂而感到內疚。但是你可能需要讓聖靈感動他,而不是你自己去使他內疚,尤其是當你們的關係不好時。 證明我們的立場──「看吧,我是對的」或是「我早就告訴過你」,很少帶來好的結果。所以無論你說得多麼正確,都要避免做出這種控制性的表示。 3. 瞭解產生影響的因素 影響來自與控制不同的源頭。控制來自於真實或感知的權威,但影響來自於關係。事實上,你與成年子女及其配偶的關係越好,你對他們的影響就越大。當你孩子住在家裡時,你理所當然地擁有父母的權威,因此也擁有父母的控制權。現在你的孩子已經成年了,你已經放棄了之前的權威和控制。試圖收回是行不通的,這樣做會減少而不是增加影響。然而,在一段健康的關係中,隨著關係的建立,影響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影響力取代了控制力,成為改變我們孩子的最有效的方式。十幾歲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而阻止自己做錯事?相信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是。我們問:「為什麼這樣有效?」答案可能是,因為你和你父母之間的關係很牢固。 4. 評估你的影響力的有效性 影響力與關係的深度成正比。健康、牢固的關係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受傷、膚淺或不存在的關係,影響會很小或沒有。你有看到嗎?當你試圖回歸控制式的管教時,你會損害你們的關係,因此減少影響力。 ── 邁向和解新戰略 ── 我會請你思考並為此祈禱。上帝,我可以採取什麼不同的方法嗎?你可能曾經告訴其他人,愚蠢就是還做同樣的事情,並期待不同的結果。也許現在是自己應用這種智慧的時候了,也就是省察你以往使用的策略並改變它。如果你對成年子女錯誤決定的回應,是再次成為控制型的父母,那麼是時候採用新策略了,也就是影響的策略。由於你現在不再能夠控制兒女們,因此你可以查看許多聖經章節,因為這提供你關於可以如何回應和教導的方式。我可以建議《哥林多前書》13 章4-8 節 嗎?請注意有多少短句的本質上,是談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這段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文章,為創造影響力的新策略提供了背景。我們再看一遍:耐心會產生影響力的機會;善意會產生影響力的機會;謙虛、無私與溫和、不報復,拒絕八卦也是如此。這段話中提到的一切,都會透過人際關係創造影響力的機會。在你按照以下步驟建立新策略時,請牢記這一點。 5. 加倍努力重建關係 找出導致關係破裂的原因。記住,你嘗試積極影響的效果,將與你們關係的深度成正比。你們的關係有多深呢? 讓我勸你:不要放棄!你是他們的父母。建立良好關係和巨大影響力的潛力仍然存在。永遠不要停止伸出援手;永遠不要停止愛他們。 請記住,無論人們如何回應祂,上帝都會繼續不斷地尋找並挽回他們。這就是耶穌來世上的目的:「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如果他對他的孩子這樣做,我們也應該對我們的孩子這樣做。 也許對你有幫助的一個方式,就是你可以把它寫下來。拿一張紙畫出兩欄。在左邊列出你可能會做的 破壞這段關係的事情,然後在右邊列出你的兒子或女兒會做的類似事情。你可能會在右邊寫得又快又猛,但在左邊寫得很慢而不情願。事實上,你可能很難想到要在你的那欄中寫些什麼。如果是這種情況,請停止下來,並花時間祈禱,祈求上帝向你揭示,你可能做了什麼導致關係破裂。你將會很有智慧理解到,幾乎在每一次衝突中,雙方都有責任,所以在你的那欄中,將能寫下一些東西是之前想不到的,不要停下來。 然後,在右欄(他們的)中,寫下「我無法更改這些」。在左欄(你的)中,寫下「在這些方面努力」。記住,你無法改變別人,所以要專注於自己的內心。 6. 預計任何改變都需要時間 傷害越深,恢復關係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如果你的傷害涉及女婿或兒媳,那可能是你一開始就沒有建立關係,也可能是你們並不真正地喜歡對方,還可能是他們不想要這一段關係,這將使這個過程更加困難。 想想耶穌的例子:他渴望與我們建立關係,即使我們並不想要。當我們不可愛且不想愛時,他愛我們。他耐心地等待並吸引我們,直到我們渴望與他建立關係。你能對你所關心的那個人「活出耶穌」嗎? 7. 專注於建設性的聯繫 例如運動球隊、嗜好或你喜歡購物的商店,任何可以形成聯繫基礎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開始。如果你與成年子女的關係破裂,請想一想,你可能與他們建立什麼樣的建設性聯繫,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建立友誼嗎?讓更重要的事情擱置一段時間,直到關係重建好為止。然後,你可能會被邀請談論你所關心的問題。 我們很容易想到,我的女婿這樣不好、那樣不好;我女兒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更想要控制他們。如果我們轉而關注如何與那個女婿或女兒建立聯繫,我們將不會進行控制,反而更有可能做會加深關係,並會產生最終影響的事。 相反的,想一想,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聆聽並歡迎我的建議?請記住,不請自來的建議,幾乎總是被視為批評。作為父母,我們很自然地會做當孩子小時候做過的事情,也就是試著控制他們的衝動。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做錯了事情,我們會懲罰他們。我們是不是也想對成年的孩子,做同樣的事情?但是我們不再有權利了,因為我們已經釋放了控制權。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策略,轉而關注雙方關係。 葛列格和安吉想約我們喝咖啡。當他們與黛安和我坐在一起時,他們分享了他們的痛苦:他們與女兒的關係真的很緊張。當我們討論這種控制、影響原則時,葛列格意識到,他一直嘗試用一種控制的方法,來解決有裂痕的關係。 當我們談到恢復關係並專注於影響力時,我們可以從話語進行中看到,希望再一次回到他們的臉上。 我們討論了他們要如何開始恢復關係,也就是準備好請求寬恕、傾聽並表達他們想要彌補傷害的願望。幾周後,我收到了葛列格的消息。它很短,但很肯定:她分享了他們如何聯繫他們的女兒,女兒同意與他們見面並交談。他們非常興奮,因為他們覺得通往更好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了,他們成功地得到了進展。 ── 你對家人的事工 ── 關於人際問題,基督徒祖父母,我對你有最後的想法。根據聖經,你在這個世界上的事工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和好,《哥林多後書》5:18-20 是基礎: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 和好這個詞總共出現了五次。三次是指神拯救我們,並使我們與祂建立關係的工作。兩次提到我們應當要做什麼:祂賜給我們和好的事工,並將和好的信息託付給我們。 和好與恢復關係,描述了基督在他的死和復活中所做的事情,這也是你作為基督徒,必須為你的家人所追求的。這是你的首要工作,要全力以赴,因為家庭中的和解,可能正是為你的家人打開與神和好的大門。 ── 來自聖經的挑戰 ── 內心的平靜,以及人際關係中的平靜,這兩個概念將我們定性為基督的跟隨者。「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西3:15)。 愛的真諦的中心思想,非常適用於人際關係。默想每一句話,如何適用於你與家人的關係:「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