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賴建國
推薦序二 吳獻章
推薦序三 張宰金
自序
導論
一、 異族通婚可能衍生的議題
二、 探討的議題與經文規限
三、 方法論
3.1. 近代舊約研究趨勢
3.2. 跨學科進路
3.2.1. 社會學進路
3.2.2. 文學-歷史進路
3.2.3. 考古學
3.3. 小結
第一章 亡國被擄期間以色列人的生活情形
一、 在巴勒斯坦
1.1. 文化、宗教與經濟活動仍然持續發展?
1.2. 被擄期間的猶大地是荒廢之地
1.3. 猶大地受鄰近異族壓迫
二、 在埃及
2.1. 亡國逃難的猶大人
2.2. 伊里芬丁(Elephantine)的以色列人
三、 在巴比倫
3.1. 未被視為奴隸
3.2. 仍舊保有自己的種族與信仰身分
3.3. 穆拉蘇泥版(Murashu Tablets)的證據
3.4. 敬拜傳統的轉變與更新
四、 結語
第二章 「異族通婚」知多少
一、 以斯拉記九至十章
1.1. 突顯聖殿事奉人員的問題
1.2. 主要以第一次歸回人士的後裔為主
1.3. 與異族通婚的比率似乎不高
1.3.1. 獻贖愆祭
1.3.2. 隱晦不明的總結
1.3.3. 以後歷史的證據
1.3.4. 一些反對人士
1.3.5. 小結
1.4. 有哪些外邦異族與歸回社群通婚 ?
二、 尼希米記
2.1. 尼希米記六章17至19節,十三章4至9節
2.2. 尼希米記十三章23至27節
2.3. 尼希米記十三章28至31節
三、 「這些國的民」הארץ עמי 與「外邦妻子(或女子)」הנכריות הנשׁים
3.1. 將「外邦女子」與箴言的「外女」連結
3.2. 異教信仰的外邦人
3.3. 未被擄的猶大人(non-golah Jews)
3.4. 「這些國的民」包含上述群體
3.5. 「這些國的民」在聖經裡的用法
3.6. 小結
四、 族群通婚的原因
4.1. 人口結構
4.2. 地緣上接近
4.3. 文化相似性
4.4. 居地分散
五、 結語
第三章 我們是誰
一、 先知的信息
1.1. 耶利米書
1.2. 以西結書
1.3. 歸回小先知書
二、 以斯拉-尼希米記
2.1. 「以色列人」或「以色列民」
2.2. 「餘民」שׁארית/ שׁאר 與 פּליטה
2.3. 「聖潔的種類」הקדשׁ זרע
2.4. 「受轄制」עבדות /「奴僕」 עבד
三、 關注與被擄前以色列傳統之連續關係
3.1. 譜系上的連結
3.2. 傳統經驗的連結
3.3. 故土上的連結
3.4. 信仰上的連結
3.5. 聖約上的連續
四、 結語
第四章 異族通婚的文化承載者
一、 「文化」的定義
1.1. 文化是民族主義的根源
1.2. 以宗教作為文化載體的以色列
1.3. 文化具虛構本質與再生產過程
1.4. 小結
二、 族群通婚與文化同化 (assimilation)
三、 布爾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再生產理論
四、 文化再生產的實踐場域
4.1. 家庭是文化再生產的重要場所
4.2. 跨國婚姻的女性角色
五、 結語
第五章 迦南宗教文化的探討
一、 迦南地的宗教文化特色
1.1. 迦南特殊的地理位置
1.2. 研究資料來源
1.3. 與近東文化的相似性
1.4. 迦南宗教反映出來的道德水平
二、 以色列與迦南宗教的衝突
2.1. 迦南宗教的融合力量
2.2. 以色列信仰與迦南宗教的對立
三、 迦南宗教的持續發展
3.1. 昆蒂萊特‧阿朱魯德發現物(The Kuntillet ‘Ajrûd Finds)
3.2. 神祇名稱改變
3.3. 波斯時期
3.4. 在埃及的以色列人
3.5. 敘利亞女神阿塔伽提斯(Atargatis)
四、 結語
第六章 以色列婦女是家庭的靈魂人物
一、 以色列的社會結構
1.1. 以「延伸家庭」(extended family)為單位
1.2. 家庭是聖約特權與責任具體實踐的主要場所
二、 以色列婦女在家庭的角色
2.1. 妻子:丈夫的情人(lover)與顧問(counselor)
2.2. 母親:家庭的經理(manager)與兒女的教師(instructor)
2.3. 丈夫的商場助手
三、 被擄歸回時期的家庭
四、 歸回時期婦女的角色與地位
五、 結語
第七章 異族通婚對以色列早期歸回社群的衝擊
一、 對外邦女子的責難與鄙視
1.1. 外邦女子弱化歸回社群
1.2. 外邦女子因經血不潔玷污歸回社群
1.3. 外邦女子造成歸回社群「土地繼承」的威脅
1.4. 小結
二、 信仰危機與道德的敗壞
2.1. 不忠 מעל
2.2. 以斯拉記九章1節,11至14節的
「不潔」詞彙
2.3. 尼希米記十三章4至9節的「不潔」詞彙
2.4. 小結
三、 祭司失職
3.1. 職分的玷污
3.2. 違背「利未之約」(尼十三29;瑪二1~9)
3.3. 獻瑕疵祭物,不納什一
3.4. 小結
四、 政商利益的掠奪
4.1. 尼希米記六章17至19節,十三章4至9節
4.1.1. 多比雅的人脈網路
4.1.2. 多比雅的信仰
4.1.3. 多比雅是以色列人
4.1.4. 「為奴的亞捫人」
4.1.5. 尼希米視多比雅為外邦人
4.2. 尼希米記十三章28至30節
4.2.1. 和倫人參巴拉
4.2.2. 撒瑪利亞省長
4.2.3. 參巴拉的信仰
4.2.4. 參巴拉與大祭司家族聯姻
4.3. 小結
五、「約」的破壞
5.1. 瑪拉基書二章10至16節
5.2. 瑪拉基書二章10至12節
5.3. 瑪拉基書二章13至16節
5.4. 小結
六、 母語改變
6.1. 族群界限的改變
6.2. 外邦配偶肩負母語傳承力量
七、 其他生活領域
八、 結語
譯名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