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白髮飛行少年--台灣後山的心靈捕手

作者 : 黃明鎮

出版社 : 啟示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貨品尺寸/規格:14.3 x 20.6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14/04/01

頁數: 249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270 NT$30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飛行少年?是開飛機或玩滑翔翼的青少年?
  不是!

  「飛行少年」是「非行少年」的諧音,在日文的意思是指不正當或不良的行為;「非行少年」就是「不良少年」。

  人生有二件最重要的事,一是父母的愛,另一件則是成功的經驗。

  因為失親、失養、行為偏差、被家庭或學校遺棄,或被法院轉送到少年學園的孩子,已經失去家庭的溫暖,因此只能藉由一次次的成功經驗使他們找回自信。為此,二○○六年暑假,黃明鎮牧師以六十二歲高齡帶領三十位學員,二十天完成獨輪車環島一千公里的壯舉,並拍成紀錄片《飛行少年》,讓一群曾經非行,如今成為可以張開雙手遨翔的飛行少年,滿頭白髮的他也因此被譽為「白髮飛行少年」。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每個孩子都有非行少年的因子,每個孩子也都是好小孩;沒有孩子一開始就是壞的,因此,

  ●要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非行少年?
  ●如果孩子已有學壞跡象,要如何溝通、輔導?
  ●已經走在犯罪邊緣的孩子,要如何帶他回頭?

  本書除了介紹這位可敬的白髮飛行少年之外,上述議題的深思與探討,也讓這本書成為所有關心孩子的父母,都需要的一本教養寶典。

  本書從黃明鎮牧師的成長過程開始談起,凝聚了他精彩的人生經歷與豐厚的智慧,並結合近三十年來感化受刑人、輔導青少年的豐富經驗,藉由一個個感人的生命故事,讓處於人生低潮的人能夠看見光明與希望,也為父母、師長提供珍貴的教養智慧。

本書特色

  ★ 黃明鎮牧師近三十年的監獄教化輔導,為台灣社會的楷模人物。本書描繪這些輔導歷程,並從這些生命故事裡探討身為父母的恰當教養方式,是深切而難得的第一手素材。

  ★ 「信望愛少年學園」曾在二○○六年的暑假以二十天的時間,騎著單輪車環台一千公里,轟動全台。過程拍下《飛行少年》紀錄片,榮獲二○○八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同名電視劇於二○一一年華視播出。

  ★ 本書從黃明鎮的成長過程開始談起,凝聚了他精彩的人生經歷,並結合近三十年來感化受刑人、輔導青少年的豐富經驗,藉由一個個感人的生命故事,讓處於人生低潮的人能夠看見光明與希望,也為父母、師長提供珍貴的教養智慧。

  ★ 本書呈現黃明鎮的豐厚人生智慧,將他的家庭觀、婚姻觀、親子觀分享給讀者,可說是他數十多年來對於生命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思想精華。

名人推薦

  監察院長 王建煊
  暢銷書「上癮的真相」作者 王倩倩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李家同
  真情部落格主持人 李晶玉
  宇宙光關懷中心執行長 林治平
  群和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監 林樹橋
  偶像演員 宥勝
  立法院副院長 洪秀柱
  救世傳播協會會長 洪善群
  終身義工 孫越
  前行政院院長 張俊雄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陳凱倫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楊俐容
  台北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葉貞屏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劉民和
  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鄭忠信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盧蘇偉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簡春安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短語推薦

  在黃牧師的安排下,我們曾經一起到過許多監獄,對受刑人教化,所以對他有相當認識,他沒有當過什麼大官,但做的事卻是許多高官者所不能及。我寫過幾本書,本打算來寫一本黃牧師的傳記,因為我知道那會對許多人有益,沒想到啟示卻率先出版了他輝煌一生的事蹟。這是一本非常值得大家一讀的好書,文字流暢,以說故事方式敘述了一生經歷,處處都是影響人的大哲理,大家一定要讀。——監察院長王建煊

  他是位律己甚嚴卻又寬以待人的君子。他為了接下「更生團契」的重任,離開美國優渥生活;為要幫助行為偏差、需要溫暖的孩子,他在花蓮創辦了「信望愛少年學園」;為了鍛鍊青少年的耐力,他以花甲之年陪伴這些孩子開始學騎獨輪車。以基督的信仰在監所教化,很辛苦,要為團契募款,更非易事。感謝主!仍有愛主的弟兄姊妹及有心人士,願意奉獻時間和金錢以支持「更生團契」。他就是我所敬重的總幹事黃明鎮牧師。——終身志工孫越

  我一向敬重黃牧師,他是慈善並真正實踐信仰生命的牧者。將平生心力都奉獻在監所受刑人的生命造就上,挽救許多迷途羔羊,故而贏得「監獄天使」的美譽。雖然他年紀已大,頭髮也白了,但他所付出的心力卻有如幼苗般正不斷地發芽茁壯。本書是黃牧師人生的點滴寫照,當中可見到他對信仰的執著、生命的喜樂和人生經驗的分享,每篇雋永的文章醞釀著豐沛的智慧。我樂於將此書推薦給讀者,一同品嘗他不凡的見證。——前行政院長張俊雄

  本書紀錄的,是台灣這片土地上,最美麗的公益身影──黃明鎮牧師──如何從成長點滴,孕育出熱情無私的性格特質;哪些因緣際會,促使他走上「白髮飛行少年」的道路。除了動人故事,書中談及愛情、婚姻、家庭,以及對生命堅定相信的篇章,有笑有淚、感人至深。閱讀本書,將讓你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珍惜與對幸福的期待!——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
 黃明鎮

  一九四四年生,台灣彰化縣人,以基督信仰從事犯罪防治、矯正、修復工作,長期在全台監所輔導教化受刑人。

  原本為了能早日當上「警察局長」的黃明鎮,一九七一年自費前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攻讀「犯罪防治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卻進入美國舊金山神學院深造,研究 「人類犯罪之源由及治本對策」;從此走上宣教的道路。一九八六年暑假期間帶著全家返台短宣,先後到台北土城少年觀護所、彰化少年輔育院向數百位少年傳道。為了服侍上帝與人,一九八八年,放棄美國高薪工作,舉家回台接手更生團契事工。

  接手更生團契後,黃明鎮每個星期都會到各監所從事佈道傳福音,每一年把全省的監獄走過一遍,經更生團契幫助過的受刑人超過數千人。

  為防範青少年犯罪,黃明鎮率領更生團契成立「信望愛少年學園」,收容有犯罪之虞、行為偏差之青少年或遭受家暴的原住民幼童。

  一個成功的捕手不會漏接任何一顆球,不論是擦棒球、界外球,甚至暴投,他都會衝上前把飛過來的球穩穩接住。黃明鎮就像是他們的心靈捕手——不論是被父母或社會放棄的孩子、步入歧途的罪犯,或是被仇恨束縛的受害者,「我永遠不放棄他們!」是他最常說的一句話。
 【出版緣起】致可敬的白髮飛行少年  

〈專文推薦〉我心目中永遠的白髮勇者 林樹橋  
〈專文推薦〉永遠與青少年同在 洪秀柱  
〈專文推薦〉他的名字叫「感動」—記黃明鎮牧師二三事 洪善群  
〈專文推薦〉一位在地獄門口搶靈魂的牧師 鄭忠信  
〈專文推薦〉「愛」與「榜樣」 盧蘇偉  
〈專文推薦〉見證生命悔改奧秘的一本書 簡春安  

【第一部】蒙恩少年  
˙少年十五二十時  
˙接觸基督,走上有信仰的人生  
˙在警官學校,練就不輕易放棄的個性  
˙留學美國的點滴  
˙結婚:愛的故事  
˙我的信仰路:生兩次,死一次。  
˙養蜂的甜蜜與啟示  
˙從銀行襄理,到服務難民的社工
˙家庭,是愛的小窩  

【第二部】穿梭於牆內與牆外的人  
˙叫被擄的得釋放:更生團契的呼召  
˙舉家返台二三事  
˙接手更生團契  
˙更生人的回家之路  
˙天使樹活動  
˙我的那些死刑犯弟兄  
˙陳進興事件  
˙死刑的存與廢
˙和好:犯罪的修復  
˙成立信望愛少年學園  
˙開始遨翔的飛行少年  
˙小心,陷阱!  
˙犯罪的防治  

【第三部】當孩子的心靈捕手  
1.花時間陪伴  
2.樹立好榜樣  
3.多鼓勵,少責備  
4.提供受教育的機會  
5.給予磨練的機緣  
6.幫助小孩培養一技之長  
7.管教要得體  
8.絕不放棄孩子  

【誌謝】

 天使樹活動

「爸爸,你請人送來的禮物,我已經收到,謝謝你,我好喜歡!」

這是一個受刑人的小孩在聖誕卡上寫給他父親的幾個字。

為關懷受刑人及更生人家屬,除了成立受刑人子女獎助金、家庭探訪,更生團契關懷受刑人未成年子女,在受刑人及其家屬間搭起和好的橋樑,促使社會更祥和、安定,更生團契自一九九六年起,每年都在聖誕節前舉辦「天使樹」(Angel Tree)活動,透過參與者的認領,將受刑人孩子心中想要的聖誕禮物,以受刑人名義將禮物於聖誕節前分送給他們的孩子,讓身陷囹圄的受刑人藉此機會向家人表達關心,使孩子感受親情的溫暖,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仍然關心我」。

此外,受刑人入獄後,他們的孩子不易被社會所接納,加上扶養家屬往往母兼父職,孩子容易被忽略,長成後犯罪率較一般為高。同時,家屬因親人在監服刑的事,實感孤單無助,天使樹的活動精神之一也是表達上帝的愛,與人分享上帝的福音和恩典,將上帝的憐憫帶給無辜的受刑人孩子,使他們感受接納、饒恕。

天使樹活動係由國際更生團契所發起,自一九八二年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實施以來,受到多國基督徒的肯定與支持,世界各地紛紛推動天使樹活動。因為受刑人家屬也是弱勢族群,面對家人犯罪,往往覺得很丟臉,難以向人啟齒尋求幫助,家裡若有未成年子女,面臨要或不要告訴孩子「父(母)在監所的實情」,心中的無奈、痛苦及承受許多不為人知的壓力。

天使樹計畫不但送禮物也送關懷,避免受刑人的子女因父母坐牢,疏於管教而步入歧途。

有位受刑人知道兒子最喜歡巧克力,在申請表填上希望送給兒子巧克力。聖誕節前幾天,志工將巧克力送到這位小朋友的手上。第一次收到爸爸的禮物,他高興得捨不得吃,放在床邊伴著入眠,一天又一天,巧克力開始變潮、化掉,還是捨不得吃,說:「看到巧克力就像看到爸爸一樣。」


有位小女孩收到「父親送的」筆,開心地到處炫燿,逢人就說:「這是我爸爸送的!」有一天,小女孩用這支筆在作文簿寫道:「我爸爸是全世界最棒的人!」

有一位上班族媽媽還親自把禮物從臺北送到新竹的受刑人家中。去之前,她先打電話約時間,接電話的是五歲的受刑人小孩。小朋友問:「你找誰?」

「找你!」

「你是誰?」

「猜猜我是誰?」

這孩子一、二歲時,媽媽就因案被捕入獄,三年多來沒有再見過母親,孺慕情深,他突然心有所悟,很興奮地回答:「你是媽媽!你是媽媽!」

這位志工媽媽幾乎鼻酸,強忍住淚水。「我不是你媽媽,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你的媽媽有一個禮物要送給你!」

小孩子聽到有禮物卻不為所動,心裡想的還是媽媽,於是接著又問:「阿姨、阿

姨,那你知不知道我媽媽的電話,我好想她,我要打電話給她。」

這阿姨聽了又幾乎要掉淚。過幾天,她把禮物送過去,帶孩子去吃漢堡,也照了幾張相片給他媽媽。從那時起,女囚的心靈起了變化,向志工媽媽寫信表示悔悟,並誓言出獄後一定會好好愛家人、愛孩子。

這項活動在受刑人及其家屬間搭起了一座諒解的橋樑,幫助他們療傷止痛,間接地也給社會帶來一份祥和。在整個天使樹活動過程中有好多感人的見證,有海外的奉獻者針對獄中帶幼兒的受刑人特別奉獻,有衛理女中學生主動為天使樹小孩寫數百張賀卡,有教會志工去買禮物時,商家自動降價,有買六枝尺送十二枝再加十二個橡皮擦……。

景美浸信會教會社會服務組廖朝鳳執事,到景美街上採購要送孩子的禮物時,因受刑人有指定禮物,又有預算限額三百元,有些東西會超過預算,她很認真地殺價,店家已從四百九十元降到三百九十元,她還要殺到三百元。店家不了解的詢問,知道原來是為受刑人的小孩選購禮物,立刻二話不說地全部都降到三百元。

另有一位一歲八個月的小孩需要一個特別的禮物,她到一家日本進口商品去購買,也只能殺價到三百二十元,老闆娘說:「這已是成本,不要再殺了。」她只好說:「好吧!二十元我出,請開三百元收據。」這下輪到老闆娘不解,哪有人買東西少開收據金額的?一問才知是送受刑人小孩的,立刻表明願意少收二十元,廖朝鳳執事不好意思讓她虧本,兩人竟為此「彼此推讓」,不管已信、未信都來當聖誕天使。

區區一件三百元的禮物帶給受刑人家屬一份新希望,間接地也給社會帶來一份祥

和,何樂不為呢?

我的那些死刑犯弟兄

這些年來,我在看守所裡手摸過的死刑犯不下二百個。他們有的態度溫和,但拒絕福音,有的倔強不馴揚言要報復,有的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經同工及志工們長期帶領之下,信主的死刑犯都曾留下美好的見證。

傳福音給死刑犯跟傳給一般受刑人一樣,雖是主給我的恩賜,但背負他們靈魂的重擔卻常讓我百感交集,因為我實在不忍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從「監獄」走進「地獄」。輔導時必須為他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尤其在他們行刑前更讓我難吃難睡。

我輔導的第一個死刑犯是溫錦隆,他是當時警政署署長羅張的隨扈,因此對他印象深刻。他人長得帥,腦筋很清楚,看過他的人都會覺得他是個人才。可惜他涉嫌參與強盜集團,殺人越貨,案發時他一度想以死求解脫。他雖沒有親自參與搶案,但主從一律求處死刑,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在臺北監獄刑場執行槍決。

羈押在臺北看守所期間我常去探視他,每一次見面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戒護科輔導室等待時,遠遠就聽見腳鐐聲,當人出現時手臂總會挾著《聖經》,並帶著笑容。溫錦隆坦承認錯,道出心中的悔意,他說:「我雖未親手殺人,但我曾給我的高中同學林宗誠他們一些子彈,我要因為這所帶來的傷害向被害人道歉、認錯,我願意承擔一切因我而滋生的錯,我對不起這個社會,更對不起從我時五歲就守寡的母親,會有今天的下場,我怨不得任何人。」

我們談話的內容很多,大都是對《聖經》的探討。他還買了一套《摩根解經集》細加研讀,他的《聖經》也是紅線、藍線畫得密密麻麻,可見他對信仰是「玩真的」。處決前不久,他寫了一首歌〈頌讚基督〉,我們將之收錄在《更生詩集》裡,教受刑人唱。

當寡母來看他最後一眼傷心落淚時,溫錦隆反而安慰母親,說他將要去的地方是「好得無比」,希望母親多保重並且去教會。在遺書裡他寫道:「希望別人不要學我,要好好做人,千萬不要以身試法與惡人行惡,製造社會問題。」

臨走之前他逢人就勸要信耶穌;在刑場同案的三個人面無表情,他則低頭禱告,並捐出一對眼角膜,使二人復明。

李德善與溫錦隆同時囚在看守所裡,但所犯的案子不同,他是「殺人魔王」吳新華犯罪集團的一員,涉及湖口雙屍命案。他雖然只有國中學歷但智力不低,由於小兒麻痺,他參與犯案都是開車、把風。

他會接受福音,完全是受溫錦隆的影響。當吳新華於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七日被槍斃時,李德善心中極為恐懼。那年聖誕節,溫錦隆在舍房裡舉辦聖誕「午會」,小小三坪不到的籠牢,擠滿了一、二十位重刑犯,個個聚精會神聆聽這位「黑道變傳道」的大哥敘述悔改信基督的經歷。溫錦隆自信主後,常在他的房裡開「佈道會」,受刑人有時無聊會「串房」,一大票人就擠在溫錦隆的囚房聽他講《聖經》;當時重刑犯還暱稱他為「溫牧師」。在溫錦隆執行槍決後,李德善寫信來向我們索取《聖經》,還問說:「人都懼怕死亡,為何『溫』不會,我很疑惑?」

後來,我們約有一、二年的時間栽培他。他寫《聖經》函授課程,感動之餘常覺得罪的重擔能脫落,人生能重新來過,實在是上帝的宏恩大愛。由於內在生命有了改變,他的外在行為也隨之改變。過去稍有不爽,馬上動拳頭打人,信耶穌以後,人在走廊要閃他,他會勸人家不必閃,並說:「我已經信耶穌了!不再打人了。」不過,他偶爾還是會犯老毛病。有一次,同房的人得罪他,他暗暗地從電插座裡牽出二條正負線,準備趁那人睡覺時電擊他,後來被上帝在他心裡責備而作罷。因著他的改變,當時有個股票大亨關在裡面,受感動而願意為他支付所有的殯葬費。李德善也特別交代我,墓碑上要刻上他寫的二行字:「我靈滿福氣,天上永遠有歡喜,我魂享安息,天界運用祂能力。」

李德善信仰最篤實。槍決前幾天,我陪著他唱詩、禱告時,他暗暗淌下幾滴眼淚。當家人去看他最後一面,二位姊姊與他相擁痛哭時,他道出心中的悔意,說:「姊姊,我錯了,但我已經悔改,請不要為我傷心。我擔心的是幼子將來步我後塵,請一定要把我那本《聖經》送給他。」他也要我找機會轉告社會大眾:「不要貪財,貪財是萬惡之根;也不要耍詐,害人終究害自己。」他甚至還請我一定要告誡一位甫出獄的難友:「不要聽從惡人的計謀,不要再誤蹈法網,再踏錯就沒命。」勸友人好好做人,安分守己,否則沒有好下場。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四日處決那天凌晨,他從窗口看到執行官的車隊開進來,跟同房的徐弟兄說:「感謝主!如果他們不來,我就不能回去見天父!」執行死刑時很平靜,死後很安詳。

「新店之狼」施曙彧睡覺時總覺得有魔鬼要殺他、有惡的力量在壓他;我教他禱告、懺悔認錯,並將《聖經》放在他的枕邊,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他的心靈才得以釋放,也不再有心魔的困擾。伏法前一週他變得相當平靜,戒護的人也減到剩下一名,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執行死刑,施曙彧捐出全部器官,他的主管事後見證說:「他走得漂漂亮亮。」

綁架新光集團少東吳東亮案的胡關寶被捕後,我第一次去看他是在士林看守所。之後,他拘押於臺北看守所期間,幾乎每個禮拜二我都會去陪他讀《聖經》、禱告,他自稱是天主教徒,從小就受過洗。為了幫助他更明白救恩,我曾邀傳道人、更生人去彈琴唱詩,講蒙恩得救的見證給他聽;更生團契的通信志工們也不斷以書信勸勉他。

後來他受神的感動,表示願意接受耶穌為救主,我們看他口裡承認、心裡相信,也幫助他做決志的禱告,使他歸在主基督名下。因見他官司已經打到最高法院,時日不多,更生團契經考核他的信仰,徵得他同意後,就在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五日請曾在士林看守所輔導他的蕭煌德牧師為他舉行浸禮,他在三個見證人面前所做的悔改見證也頗為感人。

為了慎重起見,受浸前跪在水池內,蕭煌德牧師還在詢問他是否真心悔改,相不相信只要「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他的答覆都是肯定的,同工們明白他確實清楚救恩後才放心地為他施浸。

一個禮拜後,報載他傳紙條給張家虎,要張家虎想辦法脫逃,再找人來幫他逃獄。所方截到紙條後,為了怕刺激胡關寶不敢告訴他,因此我也不便去證實。在十一月七日槍決前的一、二天,他在檢察官面前對四大懸案供詞又是前後不符,甚至在執行之前臉色發白,步履蹣跚無力,不禁讓人質疑,「他到底有沒有信?」

《聖經》上說:「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胡關寶被捕後,幾次脫逃、自殺不成,是歷年來給監所戒護人員最頭痛的重量級死刑犯。我們在百般困難中向所方要求到隔離區傳福音給作惡多端的愛刑人是費盡心思、仁至義盡,對他該說的都說了,能做的也都盡了力,他最後幾天的表現,我們實在難以掌握,也是力不能及。「到底他是否得救?」在人這邊,我們根據《聖經》的教導都做了,但他信仰的真相如何只有主知道。

在接觸的眾多死刑犯中,我對劉煥榮的印象最為深刻。劉煥榮混黑道前曾上過教堂,在獄中接受輔導後就接受了耶穌。我每次到牢中時,都與他高聲唱聖詩歌頌上帝恩典。劉煥榮不但自己信了神,還向獄友傳道;不但自己作畫,還教他們學畫、練字,鼓勵他們寫信回家報平安,因而被同囚們稱為「劉牧師」。他不但成為牢中的模範,也變成受刑人真正的大哥。

他在臺北看守所時應當算是個模範。只是,他當模範並非「名氣大」,而是「作用大」。情緒不穩的囚犯經他三言兩語一勸就平靜下來;一些不肖子常怪父母來面會不帶錢,被他說幾句收斂多多。曾有人安排一精神病患服侍他,過不久,他反而替那病患洗臉、擦身。

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凌晨槍決前幾天,我帶劉煥榮唱「奇異思典」,他眼中泛淚告訴我:「我不是英雄!黑道沒有英雄,都是狗熊! 英雄在教育界、在警界,像火燒車中為保護學童而犧牲的林靖娟這樣的老師,以及照顧民眾生命財產的警察才是英雄;奪取別人的生命財產者,都不是英雄。」他特別交代,如果記者問起他有沒有遺言時,這幾句話一定要轉達出去。他的這番話,震碎了黑道兄弟們逞勇鬥狠的「英雄夢」。

真正的改過令他態度坦然。劉煥榮能夠認錯贖罪,反過來關懷人犯,使不少人對他生出憐憫之心,雖然槍下無法留人,他卻給人留下一些美善的回憶。

神話世界KTV縱火案主角湯銘雄的改變也很奇妙。他管訓過,原本開計程車為業、離過婚,每天把酒當水喝,渾渾噩噩過日子。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那天發酒瘋與人吵架,憤而拿瓦斯筒把KTV給燒了,燒死了十六條人命。他自知罪無可逭,在看守所裡數度自殺未果,就在這時一封來自被害人家屬之一的杜花明老師的信救活了他。杜花明老師說她們一家人願意饒恕他,只希望他真心悔改,勇於面對法律的制裁。從那時起他的生命開始有了轉機,不再自暴自棄,勤於參加更生團契的聚會,行為也日漸改變,寫信向被害人的家屬道歉。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槍決前幾天,我們在看守所為他舉行「最後的禮拜」時,他除了對受害者家屬表示無限的歉意外,信心十足神態自若,知道上帝已寬恕了他的罪過。我和臺北看守所駐監牧師蘇燦煌一同陪著湯銘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我們三個人一同唱詩、禱告、敬拜神,湯銘雄身穿白色運動衫(上面有〈愛的真諦〉經文和許多關心他的人簽名)、白色短褲、白色運動鞋,因為他相信上帝已經洗淨他的罪,稱他為義。

我為他模擬行刑之前的過程,讓他能有心理準備,並告訴他說,執行檢察官在驗明正身後會問他「有什麼話要說」,湯銘雄說他會說五件事。第一,向被害的家屬深致歉意;第二,感謝受害人的家屬杜花明傳福音給他,並且饒恕了他;第三,感謝更生團契的同工和志工多次入監探望他、為他打氣;第四,他要捐贈所有的器官給需要的人;第五,他要感謝看守所的每一個人對他的照顧。

我告訴他說,在執行之前所方會擺設酒菜請他食用,湯銘雄說他就是喝酒誤事,他已不再喝酒了,他要把一身器官乾乾淨淨地送給人。還囑託我一定要轉告世人:「不要酗酒,酒能使人放蕩,誤人一生,毀掉前程。」

行刑之際,看著湯銘雄清醒、坦然地面對法律的制裁,一位監所的老科員感嘆地說他曾眼見一百多人執行死刑,大部分都嚇得手腳發軟腦筋一片空白,但湯銘雄卻含笑與管理人員一一握手道別,連每個人的職稱都能說得正確無誤,令他震驚不已。

湯銘雄在得到杜花明老師的饒恕後信靠了耶穌,使他能以求神、求人饒恕的悔改態度,坦然面對法律的制裁,這是個奇妙的見證。他也並未因為自己有悔改之心就向法院尋求特別上訴或非常上訴,他一直認為自己是罪有應得。他明白,他的死並不能換回無辜的生命,捐贈他全身的器官也難以彌補對十六個受難者家族的虧欠。他雖受二年信仰的薰陶對死無所畏懼,但內心確實帶著極深的歉意而離開人間的。

還有劉錦鐘,他除了捐贈器官外,也在執法人員、醫生及記者等多人面前做了極美好的信仰告白。

我很懷念這些弟兄,相信神也已經接納他們並寬恕他們一切的罪過。

很多人質疑,這些受刑人都是罪人中的「罪魁」,有的根本是泯滅人性、殺人機器、毫無血性的動物,這些死刑犯是否真的「信」上帝?是否真能「得救」?

我認為人心的確邪惡,人可能犯的罪,連人都百思不透,但上帝仍然憐憫罪人,讓一般人視為大壞蛋的人都悔改;因為上帝的恩典就是如此浩大,上帝的大能正是彰顯在人的軟弱上。因此有些臨終前願意悔改,有些到最後關頭仍然心硬,這兩極化的反應與主耶穌當年釘十字架時旁邊二個強盜的表現雷同。不過,當年的主怎樣仁慈,祂今天依然仁慈;祂是昨日、今日、永不改變的主。人再怎麼兇惡,主仍然肯因人的悔改,接納、饒恕。那種體諒罪人的痛苦、長闊高深的愛,憐憫人的心腸,真是世上無人能比。

我也配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發起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社會服務處前處長葉高芳牧師輔導死刑犯捐贈器官,遺愛人間。例如,湯銘雄、陳進興最後都捐器官。二○一○年四月三十日,法務部恢復槍決死刑犯後,我與終身義工行政院張俊雄前院長立即赴監所探視全臺四十四位死囚,有超過七成自願簽署器官捐贈卡。一個死刑犯說:「半年來他每天運動,而且吃素,他希望身上的器官能達到最高峰,移植到別人身上能成功,不知道哪個時間會槍斃,他盡量讓身上器官能好一點。」

給予磨練的機緣

要孩子不壞,第五個條件為「給予磨練的機緣」。父母應從小就給孩子磨練,讓他吃點苦頭,嘗嘗失敗的滋味。

小時候,我常於課餘下田幫忙種稻,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我都懂。我還養過雞,白天把雞從雞舍裡放出來。我偶爾還會幫二叔趕羊,因為溪湖一帶水草豐足,氣候適宜,所以養羊人家很多。可是羊很笨又硬頸,常為了拉羊前行,任憑怎麼使盡力氣,牠們都會雙腳僵直,矗立於地,不走就是不走。

高中時,我起了想賺錢的念頭,暑假一到即幫郵差送信,並與堂哥黃明凱、黃明旋用腳踏車載滿鵝黃色、又名「鹽水月芭樂」的中山月芭樂到鹿港廟邊的市場叫賣,很快就賣完了,然後吃點麵再回來。當手上有一大把鈔票時,心中的喜樂真難以言喻。

少年學園這些曾被社會和家庭遺棄的孩子個性都較為孤僻,沒有自信心,做事情都提不起勁,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為了建立孩子們的信心,並體會成功經驗,我們開始教導他們騎獨輪車。

騎獨輪車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也是磨練心性最好的工具。時下的年輕人很容易有挫敗感,做事情常半途而廢。獨輪車訓練他們跌倒了再站起來的信心毅力與勇氣。

日本過去很多「草莓族」,後來政府推動小學生騎獨輪車後,經過二十年,草莓族已經消失。台灣近年來小孩生得少,父母怕小孩受苦,不肯讓他們接受挑戰。所以有些去當兵時受不了折磨,逃兵或自殺都有。

連很難考上的警察大學,過去學生什麼苦都能吃,現在因在家中養尊處優,儼然像「飼料雞」,受不了基本體能訓練,也退學了。

我偶爾聽到一些媽媽說:「我們上一代已經很苦了,不能再讓下一代受苦。」於是什麼都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不想洗衣服就幫他們洗,不想做家事就由老媽來做。從年幼什麼都滿足,寵壞他們的劣根性,就什麼都不知滿足。過度保護如同養寵物,若有一天籠子的小鳥飛出去,牠因不知何處覓食,一定餓死。

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有一篇出名為兒子的禱告詞:「神啊!不要讓他走上安逸舒適之途,要將他置於壓力、艱難和挑戰的磨練中,讓他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也學會憐恤那些失敗跌倒的人……」苦難能造就性格,麥克阿瑟將軍就是這樣被西點軍校磨出來的名將。

很可惜,我們去國中教獨輪車時,老師們贊同學生學,倒是家長擔心孩子受傷反對。其實,獨輪車很輕,速度也騎得不快,就算跌倒也只是擦破皮,絕不會大傷。如果怕破皮,就用「護肘」、「護膝」,絕對沒問題。

 專文推薦


我心目中永遠的白髮勇者 文/林樹橋


與黃明鎮總幹事的相識,約在二○○五年冬。那時《我的這一班》的諮詢顧問盧蘇偉觀護人打了通電話給我,說他和黃牧師要帶著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孩子騎獨輪車環島!而我,是否有意願拍攝這樣的紀錄片?我考慮了三十秒即刻答應,也因此誕生了《飛行少年》這部紀錄片,也結下我與黃牧師的緣分。

從花了三年多的時間製作完成《飛行少年》這部紀錄片,到二○一○年再度改編為電視劇至今,我所認識的黃明鎮牧師,從我見到他的第一面,一直到現在,都是一貫的謙卑、和藹、全心的為這群失親、迷失的飛行少年努力著。讓我最震撼的是,二○○六年初剛開始跟孩子說環島計畫時,有不少孩子對學騎獨輪車仍是存疑、觀望,而黃牧師為了要鼓勵、激勵孩子,當時已六十二歲的他不顧受傷的危險,在學園的籃球場、每一次的道路訓練賽,一次次的練騎獨輪車,跌倒、失敗再重來,絕對不放棄,他專注、屈抖的身影,搖搖擺擺的劃過終點線,這畫面不僅鼓勵了這群容易受挫的孩子,也激勵了我們秉持初衷繼續前進。

拍攝製作《我的這一班》已然二十二年的時間,對於現今孩子成長、教養的問題及困境,我們深切的理解,也極力盡我們電視人的使命去呈現、提供議題讓大家去思考,讓孩子去學習。而黃明鎮牧師就是我們的引領者,他總是最辛勤的走在第一線,為這些正驚慌失措的站在人生、法律臨界邊緣的孩子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他們、陪他們走一段,也給他們最渴望的、最溫暖的擁抱。

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每一個都是,只要我們願意給予他們愛與學習的機會。感謝黃明鎮牧師一直以來為這些孩子付出的關愛與努力,因為除了讓這些孩子的生命透出希望外,每救回一個孩子,就是為我們減少了一個未來的受害者及加害者。除了期許自己努力追著黃牧師馬不停蹄的腳步,也期待更多人可以透過這本書認識黃明鎮牧師的為人處世與青少年教養的智慧,進而能付諸行為,讓每個孩子都能受到最好的對待、努力成長茁壯,而這個社會也會因為有你我的付出而變得更美好!

(本文作者為群和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監)

專文推薦

永遠與青少年同在 文/洪秀柱


我記得,第一次與黃明鎮牧師相遇,是在華視《飛行少年》電視連續劇的播映記者會上,滿頭白髮的他,散發出一股謙卑、認真的氣息,讓旁人在不知不覺中都被他的溫暖、活力所感動。

黃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事輔導監獄受刑人,以及關懷行為偏差青少年工作不遺餘力,對社會、對國家貢獻良多,尤其是創設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關懷邊緣青少年的事蹟,更是讓我感佩不已。

長久以來,我一直都非常關注青少年的教育輔導工作,也不間斷地推行、參與各類型關懷青少年的活動,深刻體會到「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對於青少年的犯罪防制來說,是非常地貼切與實際,因為如果我們能在青少年犯下錯誤之前,就先以教育或是宣導的方式來導正、消弭犯錯的無知與衝動,那必定可以大幅地減少青少年的犯罪事件,也可以減輕用來感化、約束那些踏上罪惡之路青少年的社會成本,更可以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因此,黃牧師無私的付出,以及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教化,對許多徘徊在社會邊緣的孩子來說,更是顯得重要與可貴。

很開心,黃牧師願意將他豐厚的人生智慧與思想精華出版成冊,分享給所有關心青少年與關懷社會的讀者,祝願這位可敬的白髮飛行少年繼續引領更多叛逆的非行少年,成為樂觀、上進的飛行少年!在此,誠敬地向您推薦這本好書《白髮飛行少年》。

黃牧師,有您真好!向您致敬!

(本文作者為立法院副院長)

專文推薦

他的名字叫「感動」──記黃明鎮牧師二三事 文/洪善群


多年前他前來救世傳播協會錄影,中午他帶了便當,「可是沒有蒸啊?」

「沒關係,冷了也可以吃。」於是便坐在附近的小公園吃將起來,一切的一切完全不造作,他真的相信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盡管近年來更生團契事工不斷擴張,全台幾乎都有駐監牧師及義工群,然而更生團契照樣位於松江路的窄巷裡,樓梯階梯很多,像是專門用來練腳力的。他的總幹事辦公位置,一樣小小窄窄的,堆滿雜物。

他最「出名」的是關懷白曉燕命案之要犯陳進興乙事,當時人人對陳進興皆曰可殺,黃牧師卻直接以「人都有罪」來解釋,他按自己的職責去關懷陳進興,為他施洗,不管媒體有何異聲,他始終做他該做的事。陳進興槍決那晚,媒體都料想不到會那麼快,那時還沒有手機,他家電話響個不停,但他如常的和師母去教會參加聚會。

「台灣所有記者都在找他,你爸怎麼跑去教會了?」

「他今天本來就有聚會啊。」黃牧師的兒子這麼回答。

媒體之簇擁,視他為重要人物—他完全不看在眼裡。

黃牧師把陳進興自傳的文字稿,拿來救傳請我幫忙,幾個同工緊張兮兮想著這本「陳進興自傳」,要如何免於被「丟石頭」,不料新聞竟刊出來了,記者怎麼會知道?

「黃牧師,你怎麼說了嘛?」同工氣急敗壞的。

「沒什麼啊,這又不是什麼暗昧的事。我們本來就有自傳要出版啊。」他答得坦然自若,完全不管什麼記者會新聞發佈之類的。

但他自有一套對受刑人之防治的特別看法。他找救傳合辦了兩屆犯罪被害人關懷事工,不久愛主的基督徒捐了一塊位於花蓮光復鄉的地,他先找同工開墾。

他發現好多孩子需要一個類似中途之家的地方──做在這些孩子身上,豈不就是犯罪預防的最前沿?這就是信望園少年學園。

學園中一切簡單素樸,養了好多小動物,最莊嚴肅穆的是教堂,塔頂尖尖的,遙遙指向藍天。禮拜天孩子們穿著整潔前來練樂團並敬拜,一個個慢慢走過十字架前。

信仰教導之外,這群孩子精力充沛,找不到地方發洩,於是開始學騎獨輪車了。他一有空就跟著騎。年紀那麼大了,還騎?

「有哦,你看肚子都消一大圈了。」他得意的用手摸摸肚子。是的,不只人精壯了,臉也曬黑了,起碼年輕了好幾歲──這豈不正是活生生的白髮追風少年嗎?

白髮,是智慧的冠冕;少年,是對至高者純潔澎湃的熱情,我由衷期待也相信,本書能把這位讓自己縮到最小,而唯願祂興旺的傳道人──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刻劃於萬一。

(本文作者為救世傳播協會會長)

專文推薦

一位在地獄門口搶靈魂的牧師 文/鄭忠信


策劃《白髮飛行少年》這本書的起源,是我接任論壇報社長後,發現在我們周遭有許多牧者傳道人奉獻他們一生,影響了好多人,他們很會做事却不擅於去宣傳,基督教論壇基金會是新聞媒體,透過文字出版可以幫這些奉獻一生又活出精彩的傳道人出書,透過文字記錄讓更多人看見這些動人的故事。

我們常常在電視電影中看到救火員穿梭火海救人的畫面,那你就可以想像黃明鎮牧師就是著急在地獄門口搶救靈魂的那位勇士。

在每一個監獄都有一道高厚圍牆隔開了兩個世界,圍牆裏面關了許許多多受刑人,他們被定了罪判了刑,幾乎陷在失望與被社會家人放棄的邊緣;那些罪惡多端可惡至極的重大罪犯,甚至是被判死刑等待執行槍決的人,常常只能倒數日子暗自哭泣。

但是卻有一個人不斷著急地穿梭在那高牆之間,他甚至比親人更關心這些受刑人,他總是按時出現在監獄,他的奔走一直沒有改變,典獄長都不知換過多少人了。很多被社會唾棄的死刑犯臨終前,他總是想盡辦法與他們禱告,最後一秒也要搶救那失喪靈魂,他滿頭白髮與滿臉皺紋的笑容,常常像親身父親陪伴失途少年,摟抱他們靜靜聽他們的心聲。但只要發現又犯錯會嚴厲責備而難過至極。

《白髮飛行少年》成為這本書的名字,是因為黃牧師在花蓮更生少年的奉獻付出,被拍成記錄片與電視劇,其中那些失途青少年被愛與關懷,透過騎獨輪腳踏車的訓練,培養他們的勇氣與突破,黃明鎮牧師為了身教,坐六望七的身體也要向孩子證明,他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身體力行,這些孩子最後突破極限騎出了教養院,而且環繞台灣一圈。現在黃牧師常常帶著這些被改變一生的失途少年出國見證,那群孩子騎獨輪車張開雙臂,就像極了飛行者,而群體中最突出而有影響力的就是近七十歲白髮蒼蒼的白髮飛行少年──黃明鎮牧師。

論壇基金會為什麼要推動這本書? 在這過程中我不斷問自己,這一個人稱「監獄天使」的人的故事有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嗎?二十年來,他跑遍台灣大小監所,手摸過的死刑犯不下二百個,他花白的頭髮、低而略帶嘶啞的聲音,眼神總是那麼神采奕奕。

書中沒有歌功頌德,也沒有華麗的詞藻讓人覺得莫測高深,只是將其生命中每個點點滴滴的恩惠,誠誠實實地記錄呈現給世人。基督信仰的力量何其大! 書中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卻蘊涵簡單又深刻的生命內涵及力量,在其一路上所遇之各樣人物,更見證上帝是他精彩生命的最佳編劇。

「主啊!我投靠在祢的懷裡,我的心充滿歡喜;主啊! 祢的話語無限甘甜,滋潤枯乾心田。……主啊!我是祢福音的羔羊,奔跑榮耀路上。」這是黃牧師輔導的第一個死刑犯溫錦隆所寫的一首歌〈頌讚我主〉,您或許可以不同意黃明鎮牧師對死刑的看法,但一個死刑犯在其遺書裡寫道:「希望別人不要學我,要好好做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豈不就是黃牧師最常說的一句話「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最好的註腳。

這本書只是見證一個老牧師如何在地獄邊緣出生入死搶救靈魂,只要再給他多一分鐘,他一個都不會放棄的老牧師,我認識很多牧師但我非常敬佩他,他不是用嘴巴「說」的牧師,他是身體力行「做」的牧師。我想起聖經耶穌說:若要跟隨我的,就當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隨。黃明鎮牧師一直努力實踐這個承諾。我們策劃這本書最後選擇讓啟示出版發行,是希望不只是基督徒看到這美好的生命奉獻,更期待能影響社會與家庭,關心孩子的成長與品格教育。

(本文作者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專文推薦

「愛」與「榜樣」 文/盧蘇偉

認識黃明鎮牧師二十幾年,如果要形容他我會用「愛」與「榜樣」!

我見到黃牧師,大部份時候都是一個人,來去各監所和少觀所、輔育院,做迷途羔羊的心靈導師。初相識並未覺得他與其他宗教師有什麼不同,直到二○○六年為了信望愛少年學園獨輪車環島活動,我才深刻體會黃牧師平凡中的真正偉大。

除了以六十二歲的高齡學會獨輪車,更以堅定的信仰、愛心與希望的行動,給予所有的人最大的信服和敬愛。黃牧師身體力行,讓所有的師生了解,一個人要改變並不困難,只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任何人都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蹟!路再遙遠,只要不放棄向前跨步,目的一定會抵達的,就像獨輪車;要學會是如此的困難但堅持一百次的練習,一千次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乘著獨輪做一個飛行少年,最重要的不是理論或知識,而是行動!

不停的給自己機會的努力!一白髮蒼蒼的黃牧師,送給這個世界最棒的禮物,「他做到了!」任何人也都有可能!只要您願意給自己再一次機會,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堅持到底!

有人問我輔導是什麼?我常用輔導者正在用生命複製生命給個案。黃牧師幾十年來,用他的信心、毅力、勇氣、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啟示所有的生命! 沒有人有權利放棄自己,每一個人都是上帝賜給世界的恩典與禮物! 每一個人都應珍惜這份使命,創造自己與世界的可能性!在黃牧師的教育裡,「愛」不是口號,而是身體力行的「榜樣」,這本書感動我,也一定會感動您!因為每一個文字,不是憑空想像,而是黃牧師「一步一腳印」用心血編織的故事!黃牧師用行動證明心想事成,只要您相信,您就會有行動,只要您不停的付出,您一定會有成就,任何事情的發生,背後都有著上帝的恩典和啟示!

讓我們一起從這本書中,看見黃牧師見證的生命奇蹟及創造更生人,生命的精彩與豐富,任何人都有希望的,只要您不放棄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的,只要您願意付出,結果來自於辛勤的播種與耕耘,黃牧師幾十年來的付出和努力,驗證了播在生命土壤裡的種子,一定會開花結果的!

黃牧師!謝謝您的指引與教導!讓我們認識了生命的真諦與價值! 也謝謝您,給予無數更生人的重生機會,台灣這片土地,因您的努力,讓每一個人都看見了希望!讓我們了解生命的價值不是來自佔有,而是來自於奉獻! 任何人都不能小看自己的力量,只要我們願意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任何挫折和失敗,盡心盡力去努力,每一個人都能看見上帝賜予的恩典和禮物!黃牧師用生命見證,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可能!

在此向您致上最崇高的敬意,您是我們的學習和努力的典範!

(本文作者為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專文推薦

見證生命悔改奧秘的一本書 文/簡春安


黃明鎮牧師,白頭髮比我多,但長得比我好看,閱歷也比我豐富,生命的成就非我所能及,為他大作寫序,惶恐之至。
明鎮牧師大我四歲,我們相識已超過三十年,但除了一兩次的演講聚會,我們交往不頻繁,互動不多,雖常在電視或報章雜誌看到他的事奉進展,也常以認識他為榮。所幸兩人共同點頗多:都出身中南部的鄉下(他彰化埔心,我南投),在鄉下成長過程的大小事蹟都可體會,而且倍感親切;我們都是年輕(初中)時即接觸教會,在徬徨少年時都受過教會的薰陶與培養;都曾留美讀書,留學生涯的點點滴滴頗能感同身受;都曾在美國的華人教會出入事奉,都體驗過神的帶領與衪豐盛的慈愛,回台後都義無反顧的投入國內的社會服務,他以更生為主軸,我則以東海為據點,只是他一生的事奉與努力比我更成功,更豐富,更感人。

沒想到他文筆這麼好,是我起初的震撼。

他的生命歷練幸虧能用他的筆來呈現,從少年十五二十時,寫到他的出身、他的接觸基督、他的警官學校磨練,他的留學、婚姻與信仰事奉,甚至談到他的養蜂哲學與難民社工服務。這些過程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詫異著他怎麼可以寫得如此流暢與傳神?原來,他從高二起就寫日記迄今未曾停歇,這習慣呈現他的毅力,更代表他為人處世上的有恆、努力不懈的行為特色。也因為如此整本書讀起來如此平實敦厚、溫馨感人。

我喜歡他在教會七人小組的配搭經歷的見證。雖然上了神學課程而且口才便給,但當教會的牧長不輕易讓他們上台講道時,他們仍然順服而不抱屈。他說這個經歷對他日後在更生團契的工作大有幫助,他學會「看重生命過於恩賜」、「信仰重於工作」、「人對了,上帝必然悅納」、「人不對,他的道不對,工作也不對,就算工作做很多,很會講道,不過是曇花一現,果子無法常存」,明鎮牧師這些心得無疑也是我的收穫與警惕,也是知識份子在教會服事時應有的態度。

事奉不一定要站上講台,平凡的服務有時也是很好的事奉。明鎮牧師在教會擔任司機志工前後有八年之久(留學時,我的司機接送工作也作過一年),更能體會明鎮牧師的事奉是多麼的不容易。我更感受到服事無分貴賤,不論場合,鑒察人心的主,知道我們的心懷意念,更悅納我們誠心的服事與奉獻。就如明鎮牧師的感觸:一個人若肯給出時間、金錢、甚至心力,回收的一定是加倍的祝福。

本書最感動我的是第二部份「穿梭於牆內與牆外的人」,這是明鎮牧師用汗水與眼淚交織著多少受刑人的生命翻轉才能寫出的見證;或許年紀漸長吧,竟然數度邊讀邊落淚,深受感動。更生團契的這段時日,應是明鎮牧師一生事奉主的highlights。他順服神從更生團契對他的呼召,不可置信的全家竟然從舒適的美國搬回台灣從頭服事,全家大小一起忍受生活的水平降低與不便,然而藉著信仰的執著,他們一一克服難關。

天使樹活動已經使我感動得拍手叫好,死刑犯弟兄的坎坷生命與翻轉,更令人潸然落淚。一個個在報章所看過的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歹徒,在弟兄姐妹的代禱與更生同仁們鍥而不捨的愛心與付出下,居然看到他們真心的悔改與生命的改變。我想,若不是神的愛藉著衪的兒女的努力,若不是因為更生團契兄姐們的奔波與堅持,若不是受害者對傷害者的赦免與寬恕,若不是弟兄姐妹們在愛裡的全然付出,若不是眾多信徒一起在禱告中不住的呼求,憑什麼能使這些一生在畸形的環境廝混,誤入歧途的「歹徒」們回轉?使他們在生命歲月的盡頭那一時刻能認罪悔改?

感謝主,明鎮牧師的服事見證了神永不棄絕任何一個人,明鎮牧師的事奉更顯示了教會弟兄姐妹同心配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美與善。《白髮飛行少年》這本書見證了人生的起承轉合的奧秘,更表達了神對每一個人無止境的愛。

(本文作者為中國信徒佈道會總幹事)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