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簡明聖經史地圖解(增訂版)

作者 :

出版社 : 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精裝

貨品尺寸/規格:27 X 20.5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15/01/26

頁數: 782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1620 NT$180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簡明聖經史地圖解增訂版十大無可比擬的特色:

  1.全球華人的光榮

  第一本依國人研讀聖經之需要,由華人自行繪製撰寫的彩色中文聖經史地圖集。

  2.大幅增加聖經史地資訊

  增訂版根據最新的考古資料和地理發現,大幅增添聖經中各地點的文字解說,使讀者對聖經的史實有更多了解。

  3.採以色列政府座標制重新繪製地圖,更為準確精美

  增訂版地圖捨棄原有的經緯線座標制,改採用以色列政府所有的「巴勒斯坦座標制」重新繪製,更為精確,也能配合赴以色列旅遊之用。

  4.地理中有歷史,歷史中有地理

  新舊約地圖共120幅,每幅圖均敘述一段含地名在內的歷史背景,可在地名中得知歷史,在歷史中查到當時的地名。

  5.三合一全集

  本書共分三部分:中英文地名索引、地圖及地圖解說、地名詳解,全部合成一大冊,方便讀者直接翻閱查詢。

  6.地名詳實

  約一千四百個地名詳解,均經過反覆考證,並標明出自聖經的篇章、經節,如同串珠般周密確實。

  7.查考最方便迅速

  除按照地名中英對照索引查考地名,亦可利用聖經章節提供快速尋索。

  8.最佳靈修助讀本

  信徒靈修時,可以此書作為聖經導讀,簡明易懂,抓住要領。

  9.系統性強

  地名順序自創世記終至啟示錄,為一嚴謹有系統的工具書。

  10.榮獲金鼎獎殊榮,作者梁天樞並於2002年榮獲「資策會」主辦的「第六屆資訊爺爺奶奶」獎。

得獎紀錄

  .1998年所著《簡明聖經史地圖解》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所頒發之金鼎獎推薦獎。

  .2002年2月,作者榮獲資策會主辦的「第六屆資訊爺爺奶奶」獎,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頒發獎牌。

名人推薦

  「《簡明聖經史地圖解》乃梁弟兄多年辛苦的成果,本書的誕生無疑的將造福全球所有華人基督徒及對聖經研究有興趣者,尤其對信徒的靈修生活和靈命成長有相當大的助益。對我個人來說,更是獲益匪淺,同時它更是我個人研經及傳講信息的最佳輔佐工具書。」──周神助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路主席)

  「作者雖謙稱本書乃其個人研究之筆記,然而若照作者參考之書籍與其做研究之方法和工夫,稱之為一本學術性作品的處女作,實無不當。由於作者精心的構思與安排,本書雖具研究的學術性,但卻稱得上是具有深入淺出的實用性,只要按圖索驥,就可用得十分稱心。本書除作個人研讀之工具書外,亦十分適合用於小組之查考,是導引進入討論的絕佳媒介。」──莊百億(前基督門徒訓練學院教師)

  「每一個想要更深入了解聖經的人,都需要這本工具書。因為沒有任何一本工具書對聖經地理和史實有如此詳細的論述。」──范大陵(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
 粱天樞

  .台灣大學土木系畢業,榮工處地區工程處主任退休

  .1998年所著《簡明聖經史地圖解》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所頒發之金鼎獎推薦獎。

  .2002年2月榮獲資策會主辦的「第六屆資訊爺爺奶奶」獎,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頒發獎牌。

  .2004年11月《簡明聖經人名圖解》全面發行。

  粱天樞弟兄信主後開始研讀聖經,常不解聖經所講的地點究竟在何處,有的名稱相同,卻不是同一地方;有的名稱不同,出現在兩處經文中卻又是同一個地點,這樣的困擾使得他決定提早退休,投入釐清「聖經史地」的寫作。他幾乎買回了所有能在台灣買得到的聖經地理和歷史相關書籍,詳細查考,甚至還學習電腦繪圖、更新電腦設備,親自繪製地圖,完成了一百二十多幅地圖,並搭配詳實的地名詳解和地名索引,完成了《簡明聖經史地圖解》,更因此於2002 年榮獲陳水扁總統親頒「資訊爺爺奶奶獎」。
作者增訂版序
增訂版感言
出版序
初版序一 呂榮輝
初版序二 周神助
作者簡介
作者引言
本書結構及使用方法
地圖與解說
地名詳解
中文地名目錄
英文地名目錄
地名索引
附錄 參考書目
圖示說明
地圖索引

 〈創圖一〉洪水前各地之示意圖
 
*創1:1~3:5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的始祖亞當及夏娃,又在東方的「伊甸」中立了一個名叫「伊甸園」的園子,將他兩人安置在園中,使他們修理和看守。再慎重的告誡他倆,不可吃「分別善惡之樹上的果子」,因為吃的日子必死。
 
*創3:1-24 後來夏娃禁不起蛇的引誘,吃了分別善惡的樹上的果子,又拿去給亞當吃,違背了神所定的唯一的誡命,就被神所隔絕。神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又把他們趕出伊甸園去,免得他們再去吃生命樹上的果子。亞當夫婦犯罪之後,罪就進入世界。因為他們兩個人犯罪,地也受到咒詛,所以人必終身勞苦,汗流滿面方得餬口,直到歸了塵土。
 
*創4:1-16 亞當夫婦被逐出伊甸園之後,生了該隱和亞伯兩個兒子。
 
由於該隱的祭物卻未得到神的悅納,心生貪念和恐懼,竟然殺了他的弟弟亞伯,犯下了人類的第一宗謀殺案。於是該隱就被神逐出了父母所居之地。
 
照經文創2:8-17的說明。「伊甸園」是在「伊甸」區域之內的一處特定的地方,是亞當和夏娃最初所活動的範圍。當兩人犯罪之後,就被趕出了「伊甸園」,他倆和他們的後代,直到全地都被洪水所毀之前,似仍是在「伊甸」區域之內生活。但是兩者之位置,至今仍是一個未能解決的謎。兩者之研究,請參閱「地名詳解」之0255-1條,其結論是,「伊甸」即是現今所稱之「兩河流域」和其周邊之地。這個事實可以從較新版本的中英文聖經譯本中看出來,他們都已經把伯拉河譯成「幼發拉底河」,把希底結河譯成「底格里斯河」,這兩條河形成的「兩河流域」,就是聖經上的「米所波大米」,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這是無可質疑的的事,而且也與聖經史實的發展符合。
 
至於「伊甸園」竟究是在兩河流域的的何處?其條件是一個有四條河流之處,如按創2:10「有河從伊甸流出來」,則是指下游,即是四條大河的匯合和入海之處(CD3)。又如按創2:10「從那裡分為四道」,則是指上游,即是四條大河的發源之處(B1)。但是這兩處並無定論。

*創4:18-22 該隱就被神逐出父家之後,就往東邊挪得之地去住,他建了一座城,以他的兒子的名命名以諾。該隱的家譜只用了五節經文,寥寥的記的到他的第六代,只有十一人而已。他的第五代孫拉麥,首先破壞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從拉麥向他兩個妻子所說的一番話之中,更明顯的描述了當時人類的敗壞,終日思想和所行的都是惡,也使得人人自危,生活在不安之中。
 
由於拉麥覺得隨時都覺得有被殺的危險,所以他警告人們說,任何人要傷害他,他都要加倍報復,這也是造成人類敗壞的原因。他的三個兒子都是非凡的聰明,各自都有足以傲人的成就,他們在畜牧,音樂和煉銅鐵的技術上,都有所發明(在中國古代的文化主流中,視此三者為巧淫之技),但是這都只是物質層面的成就,僅能帶來虛假的幸福感。這似乎與現今社會所追求自己的名利的趨勢一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這一支家族是生活在罪惡之中,以自己為中心,與神完全隔絕。
 
*創4:25~5:32亞當在亞伯被殺之後,神又給了他一個兒子,取名叫塞特,他是遵行「求告耶和華的名」的第一人(參創4:26)。他的家譜記載得特別的詳盡,與該隱的家譜成強烈的對比。聖經以三十四節的經文,只記錄了十代,共十二人,而且每代的記錄都有一定的格式,都包括了以下的四個項目:(1)父親的名字,(2)生下長子的歲數,(3)「生兒養女」。(4)他一生的年歲等等。相同格式尚有創5:3-30中閃的家譜,以二十七節,記錄了十代,共九人,這是神仍為自己保留了一支聖潔而屬於他的家庭,主耶穌基督就是從這支家族而出。這支家族的特點是自塞特開始,就以「求告耶和華的名」為他們生活的準則,也可說他們的傳家的家訓。
 
「生兒養女」是每一個家庭都必要達成的任務,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但是這句話卻一再重覆的出現在以下兩段經文中,共計有十七次之多(創5:3-30九人共九次,11:10-26八人共八次),顯然是一個值得研討的重點。這句話可解釋成:(1)他們還「生」了其他的子女。(2)教「養」子女,承傳上代敬重神的家訓。也同時內含重視家庭的意義。

看來「生兒養女」是這家人,每一代唯一看重和值得記錄的事而己,不像該隱一家,他們所自豪的是在技術和藝術上的成就。但就事實而論,以挪亞所建的方舟來說,他們在科技和畜牧上的成就,就決不亞於該隱一家。

希伯來書第11章4至31節中列舉了十大信心的偉人。其中就有以諾,挪亞和亞伯拉罕等三人出現在這兩段家譜之中,再者,以撒、雅各、約瑟都是他的後人。足見他們家族「生兒養女」的成功。
 
在十位信心的偉人之中的以諾,在聖經中僅只有三節經文提到他,在猶大書14-15節中說「以諾預言主將降臨,施行審判」之外,不再見到任何具體和特別的事蹟,所以可以說他只是一位毫無建樹,極為平凡的人。最令人不解的是,他是「被神接去,是不見於死」唯一的一位,這可是神所能給予人最高的賞賜。聖經中尚另外一位是先知以利亞,他冒著死完成了極為了不起的功蹟,但是只是「被火車火馬,乘旋風升天」,似乎比以諾尚差一籌,以諾究竟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使神如此的看重他?
 
在創5:22中記載了:「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由此看來,以諾是在生瑪土撒拉之後,才開始或更認真的「」與神同行」的,這一特別記錄的改變,其理由何在?原來「瑪土撒拉」,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當他死後必降大雨和洪水 When he is dead, it shall be sent i.e. deluge」。這個名字必定是以諾受神的啟示而取的,事實上這是一個預言。也是第一個警告,而且這個預言也是應驗了的。瑪土撒拉是也聖經記載中活得最久的人,他活了969歲。
 
他去世時的年分,也就是洪水發生的年分,現計算如下:
 
瑪土撒拉187歲生拉麥 + 拉麥182歲生挪亞 + 挪亞600歲時發生洪水 = 969年
 
瑪土撒拉去世時,正是挪亞600歲的那一年,也就是發洪水的那一年。所以這個預言是準時應驗了的。
 
受瑪土撒拉的名字警告影響最深的,當然就是以諾,除了他要小心的保護和養育瑪土撒拉,免他早死之外,他自己也必須謹言慎行,以免遭到日後的審判,所以他就採取了最高的生活準則,就是「與神同行」。也許一般信徒都認為「與神同行」是一個高不可及的生活標準。

但就以諾的例子而論,「與神同行」,也只不過是要扮演好神為他所定角色,凡事尋求神的旨意,認真在日常生活中遵行而己,並不需要去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以諾的例子,實在是給予了每一位平凡的人一個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挪亞在當代是個全完人,也是一個「與神同行」義人,在彼後2::5被稱為「傳義道的人」。當他在480歲時,神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就決定要把所造人和鳥獸在120年之後都從地上除滅,這是第二個警告。神在那時就指示挪亞建造一個方舟,用以保留挪亞一家人和生物。方舟的大小約等於135 × 22.5 × 13.5 公尺,排水量有四萬一千餘噸。這的確是一極為艱巨的工程,用了120年方才建成。然後還要收集各種動物(約在萬種以上),一一安頓在方舟之內,還要為它們預備一年多的糧食。待洪水發生後,還要在方舟內照顧和餵養它們一年多,可見挪亞和他的家人要為神的命令付出多少的代價。挪亞接受了這個任務,也完成了這個任務。
 
創7:6~9:17在挪亞600歲生日的前七天,神令挪亞開始把他一家八口,和各種活物都一一的帶領進入方舟,然後緊閉舟門。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果然連續的降下四十天的傾盆大雨,洪水將全地淹沒,水面比最高的山還高五公尺,毀滅了所有地上和天上的生物,僅留下方舟內的八個人和畜類。方舟在洪水中飄流了六個月,洪水漸退,方舟才停留在亞拉臘的山頂,又等了六個月又十天,待地面也都乾了,他們才出了方舟。開始新的生活。挪亞的第一件事是他為耶和華築一座壇,又在壇上獻上燔祭作為新生活的開始。神悅納挪亞所行的一切,就立約賜福給挪亞一家和方舟中的活物,又在天空中放彩虹為記,不再以洪水氾濫毀壞一切凡有血肉的了。
 
挪亞的三個兒子雅弗、閃和含,他們三人成為洪水後人類的始祖。(註:三人中雅弗是長子,閃是次子,含是幼子,請見註三)。

*創6:13~8:4 亞拉臘山的位置,由於方舟的實物至今仍未能尋獲,尚無足夠的物證取得普世的認同。只是在傳統上和部分學者,都認為現今土耳其東北方的亞拉臘山就是聖經中的亞拉臘山。它的峰高5165公尺,是西亞地區中最高的山,山頂終年積雪,加上國際衝突上的干擾,都使得很難接近,故至今都未能有成功和正式的考古行動,但是它的位置和高度,以及民間的傳說等尚可符合聖經之條件。此外也有很多非正式的記錄,敘述在山中和在空所見到可能是方舟的物體,都有待考古學家去證實。
 
最近尋找挪亞方舟的事,在網路上已經成為熱門的話題,有興趣者可去查閱。

 作者增訂版序


《簡明聖經史地圖解》一書出版後,非常意外的榮獲國家級的金鼎獎,又獲橄欖華宣推薦為「華人信徒二十一世紀最值得讀的三十本書」中的第一本,《論壇報》更評為是一本「可以更好的巨著」,這些都給了我極大的的鼓勵。我也承認該書仍有極大可以「更好」改進的空間。因此新版中作了以下兩項重大的改善:第一,是儘量增補的歷史資料;第二,是繪製更合用和精準的地圖。

本書最初寫作的目的,僅僅是要把聖經中的城鎮的位置,都一一標示在現今的地圖上,用以證明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此一真理,因此重點都放在「地理」上;但由於要敘述城市的經歷,也就不得不加入了在該地曾經發生的一些事件。至於許多並未指明地名的史料,則多略而未談,使得書中的歷史資料殘缺不全。故此,原書所號稱的「史地」一節,的確有名不符實之嫌,因此在改版書中,則儘可能的設法補足此一疏失,使歷史內容較為完整。

原書的地圖都是描繪而成,勢難精準。在新版書中,則捨棄原來所用經緯線的座標制不用,改採用巴勒斯坦座標(Palestine Grid)。此一系統是屬以色列政府的The Survey of Israel 部門所有,在以色列境內各旅遊景點處,所免費供應的地圖,都是採用此一系統。故本書新繪的地圖將可更精準,尚能配合前往以色列旅遊之用。又在本書第二部分「地名詳解」中,聖地內的地名解說文內,都加入了記有此一系統的座標數值,以耶路撒冷為例(172.3-131.5 前四位數是橫座標,後四位是縱座標,單位是公里),根據此一座標,就可以輕鬆地找到該一城市在圖中的位置,同時也可計算出與其他城市的相對距離,十分方便而準確。

對此一新版書,本人仍將其定位為是一本個人的「讀書筆記」,其目的僅是要粗淺的幫助一些為聖經史地問題所苦的信徒,減少查尋資料的艱辛。今能有幸再版,實在是我最大的安慰,也是極為難得之榮幸。然而筆記的功能和範圍到底極為有限,如能換一種型態,必然能有更佳的功效,只是以我這個八十一歲的老平信徒來說,已力盡於此,再無變化的能力。僅希望能藉此書拋磚引玉,祈求能在此一孤寂的領域內,仍能有繼起的勇士,能改用其他高明的妙方,徹底簡化聖經史地的難題。

後記:《簡明聖經史地圖解》此一書名,並非作者所取,而是在第二次編輯會議中由一位姊妹提出,經大家勉強通過而採用,所以名不符其實一節,似乎是情有可原。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