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跨出舒適圈大挑戰:宣教士的生活與工作

作者 : 湯姆.史蒂芬 露易絲.麥金尼.道格拉斯

出版社 : 華神出版社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貨品尺寸/規格:16.5 X 23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張洵宜

出版日期: 2019/01/01

頁數: 430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585 NT$65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本書幫助未來的宣教士在諸多改變、選項、不確定性當中,為他們的生活及事工做好準備。包括如何清楚神的呼召,選擇宣教機構,深入何謂文化,做好行前預備,等。其中除了基本原則,也有案例討論,是每一位思考從事短期或長期宣教的人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

  住在自己國家,與同語言、同文化、同信仰的人相處,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主耶穌基督卻要我們跨出舒適圈,跨出本國、或本族群與本文化,去到外國、或另一個族群與另一個文化,成為一個跨文化的宣教士,向萬民傳福音,直達到地極的族群。

  要成為一個跨文化的宣教士,不論是短期、長期、兼職,或全職,都需要禱告、回應並預備。本書兩位作者皆是多年的宣教士,願意幫助未來的宣教士在諸多改變、選項、不確定性當中,為他們的生活及事工做好準備。書中提到如何清楚神的呼召,選擇宣教機構,深入何謂文化,做好行前預備等等。其中除了基本原則,也有案例討論,是每一位思考從事短期或長期宣教的人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

好評推薦

  「湯姆‧史蒂芬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寫的書平易近人,有學者的深度、廣度,又有過來人親身經歷作為後盾,言之有物,很值得學習。……他跟另一位作者露易絲合寫這本教科書……讓人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讀性。華人宣教的對象終究還是要跨出「福音出中華」的一步,向華民以外的萬族萬民傳福音,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經驗,應當是智慧的第一步。」華神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主任——邱顯正 博士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曾是長期在前線服事的宣教士……所累積的經驗,是關於如何把宣教的熱情凝聚成有效的行動,這些經驗是寶貴的資源。」Radius宣教訓練中心亞洲總幹事——陳維恩 牧師
 
湯姆.史蒂芬 (Tom A. Steffen)

  為加州拜歐拉(Biola)大學專研跨文化研究的教授,並負責指導宣教學的博士研究計畫。除本書外,他也撰寫許多關於使命和跨文化事工的專書,包括《故事,祢我他:跨文化敘事的宣教》(華神)、《交棒》(Passing the Baton, 1997,中文暫譯,即將由華神出版)、《大使命公司》(Great Commission Companies, 2011,中文暫譯)及《催化者時代》(The Facilitator Era, 2011,中文暫譯)、《根據世界觀說故事》(Worldview-based Storying: The Integration of Symbol, Story, and Ritual in the Orality Movement,2018,中文暫譯,即將由華神出版)。他有二十年在新部落差會(New Tribe Mission)宣教的經驗,其中十五年主要在菲律賓的偏遠部落。

露易絲.麥金尼.道格拉斯 (Lois McKinney Douglas)

  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宣教學榮譽教授。曾在保守浸信會國外宣教協會(Conservative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擔任宣教士達二十三年。
 
 
推薦序1 台灣人參與普世宣教的預備   邱顯正
推薦序2 把宣教的熱情凝聚成有效的行動  陳維恩
導論

第一篇 換幕
第1 章 銘記過往
第2 章 關鍵概念及用語

第二篇 進入禾場之前的準備
第3 章 作決定與神的旨意
第4 章 靈性塑造
第5 章 個人的準備
第6 章 服事的準備
第7 章 通往跨文化宣教的途徑
第8 章 尋找你的位置
第9 章 準備出發

第三篇 禾場上的準備
第10 章 文化為何
第11 章 在文化中悠然自得
第12 章 學習文化及語言

第四篇 宣教士及其生活
第13 章 女性宣教士
第14 章 宣教士家庭
第15 章 宣教的危機
第16 章 返國
第17 章 下一步?
附錄
參考書目列表
 

 

推薦序

台灣人參與普世宣教的預備
   
  1997年,我從華神道學碩士畢業,牧會三年後,主後2000年,跟妻子金克宜帶著兩歲半的兒子慕迪,還有四個月大的女兒慕言,踏上跨文化宣教的道路,後來又生了老三慕川,一家五口從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開始我們的宣教旅程。在那之前,其實無論教會或神學院課堂上都很少提到海外宣教的預備,華神基本上以培養牧會、神學教育的人才為主,海外宣教並非主流。想走跨文化宣教道路的人,只能自求多福。然而靠主恩典,到了2018年的統計,華神2800位左右的校友當中,約有7%投入海外宣教的行列,差強人意。台灣因為1989年才解除戒嚴,很多海外宣教的投入都是從90年代之後,才慢慢起飛。

  還好,我和克宜都有過海外留學、跨文化生活的經驗,我們加入的差會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歷史悠久、有相當周全的行前訓練、工場訓練、支持的系統也很健全,讓我少了孤單摸索、求助無門的窘境。有些台灣的宣教前輩,憑著堅強的毅力,在工場上事奉超過三十年,其中的酸甜苦辣,點滴在心頭,值得敬佩。然而,其他的人就不見得那麼幸運;有些人上工場不到一個任期,就打包回家,留下受傷的內心,覺得自己很失敗,相當可惜,其實未必全都是他們個人的軟弱問題。因為跨文化宣教要動員的系統很龐大,遠超想像。有些教會,連什麼叫差會都不知道,憑著一腔熱血,就差人上陣;這種現象在中國大陸,更是普遍。缺乏裝備與後援部隊,傷亡率自然高得嚇人。

  我自己剛上工場的時候,只有兩個獨立小教會、還有些個人有限的財務支持,我的父母兄弟都未信主,不但不能支持我,反而是我很大的心理負擔,要背負他們的誤解與背後的責難,誰來向他們傳福音?隨著忠心事奉的年日多起來,有更多工場上的故事可以講,有更多人認識我們,包括母會、友會、校園同工、華神校友、宣教中心等等的支持,才能堅持走到今天,這些都是神數算不盡的恩典。而現在台灣的宣教環境、資訊的取得,已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宣教前輩回來設立差會的台灣辦公室,大大提昇宣教類型的多樣性;教會內的宣教意識,也愈來愈蓬勃。

  2017年回來華神任教,想寫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本就是想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寫一個台灣人參與普世宣教的預備、呼召與異象、宣教士的工作與生活、在離家萬里外的工場上如何維持屬靈活力、語言文化學習的途徑、宣教士家人的關顧等等論及跨文化事奉的書。但是教學、研究、會議、輔導學生、週末講道、差傳年會、參與華人宣教運動等,讓我提筆寫書的時間一再延後,我就著手選定一些跟宣教教育有關的書籍,跟橄欖華宣合作,一本一本的出。從翻譯開始,先解決宣教教科書缺乏的問題,再進一步邀請華人宣教同道提筆寫作合乎國情、文化處境的中文教科書。

  湯姆‧史蒂芬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寫的書平易近人,有學者的深度、廣度,又有過來人親身經歷作為後盾,言之有物,很值得學習。美中不足的是,他舉的例子主要是美國人的處境與考量。然而,他跟另一位作者露易絲合寫這本教科書卻是個絕配。序言中說道:「他們兩人的個性、觀點及經驗都不一樣。湯姆是德國後代;露易絲的祖先是愛爾蘭人。湯姆的實地經驗主要跟菲律賓的部落有關;露易絲大多在葡萄牙及巴西的城鎮服事……露易絲在神學及宣教教育活躍了五十年之久。湯姆奠基於南加州宣教文化,露易絲則沈浸在中西部的宣教文化。」 光是這樣的組合,就讓人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讀性。華人宣教的對象終究還是要跨出「福音出中華」的一步,向華民以外的萬族萬民傳福音,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經驗,應當是智慧的第一步。

華神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主任
邱顯正博士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