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造訪西元一世紀的耶穌--從歷史的耶穌到信仰基督的連接線

作者 : 陳嘉式

出版社 : 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4.8 x 21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 368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378 NT$42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以往閱讀聖經時,很常把新約聖經中的「福音書」當作故事記述或是語錄彙整來看待,對新約聖經成書的認識,也是停留在由一群人編彙而成。直到十九、二十世紀,才有學者開始以歷史的角度去查考耶穌。

閱讀陳嘉式牧師的著作《造訪西元一世紀的耶穌》,可從中感受到這本書不只是透露對信仰對象的追求,更是想在這個講究科學的時代中,將「耶穌」有血有肉地刻畫在讀者眼前:耶穌不只是寫在聖經或歷史書中,更是曾與我們同活在一地球上。書中循序漸進地按照聖經內容,佐以解經大家的文獻,將耶穌在世的人生足跡,建立出合乎歷史法則的生平;條理清晰地根據福音書記載,將耶穌的傳道事工並教導,整理出跟隨者告白其為基督的關鍵因素。

書的副標「從歷史的耶穌到信仰基督的連接線」,很明確地道出陳牧師是以歷史學角度,探討「耶穌」這位約兩千多年前出現的人物,為何有那麼多人會認定他是救主、基督。陳牧師不單是將學術界中,對耶穌歷史性的論述和疑問提出回應,也將新約聖經有關耶穌的所作所為作出系統性的探討。

在書中陳牧師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福音書當初寫作的目的是在宣揚、見證耶穌是上帝所差賜的基督。在神學界及出版界的努力下,有許多中文翻譯名著及參考書可讓我們更了解聖經,但是以中文寫作來探討歷史上的耶穌的專書可說是少之又少,而從討論歷史上的耶穌進而連接到信仰問題的專書則可說是稀世之珍。這本書不是一本歷史參考書,而是一本深入淺出、用詞考究,研究耶穌在世生活的見證書,無論是否已告白耶穌為基督,都可在這裡獲得更進一步的認識。
 
陳嘉式

生於1938年,台南市善化區人。
曾於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專攻新約。
在台灣神學院授新約課程卅一年,2003年退休後繼續於高雄的聖光神學院任教七年。
現靜下來整理以前授課的稿件,盼望能成書問世。
 
 

聖經的文學欣賞
 
許多人會懷疑,聖經這古老而又簡單的故事有甚麼好讀的?對現代的社會有實際的幫助嗎?雖然教會的牧師一直鼓勵讀經或查經,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信仰的倫理或責任下被催逼而讀的,所以始終提不起精神或興趣。以前在學校教書的時候,記得時常鼓勵學生,要學會享有讀經之樂。信眾之所以無法引起讀經之樂,最大的原因莫過於不懂聖經的珍貴之處;不懂其珍貴之處,是在於不清楚經文的來龍去脈,典故之所在;或者說不知如何滲透其中的意涵。其實無論做甚麼事,是否能讓自己覺得有興趣,關鍵常在於,對那件事是否內行?

聖經雖然是古書,可是至今以色列教育當局,他們認為對國民品質教育最好的教科書,仍然是古時祖先留下來的那些宗教經典。這是因為上帝的道——聖經,有豐富而崇高的內容,正如詩篇所說的:能甦醒人心,使人有智慧,能快活人心,能明亮人的眼目;能使人知道自己的錯失,能阻止人犯罪。上帝的道比精金更可羨慕,比蜜更甘甜(詩19)。問題是這麼好的聖經,為甚麼有些人一讀起聖經不但覺得索然無味,而且還會打瞌睡?

這是因為聖經不但是古典作品,舊約在3,000多年前成書,新約在近2,000年前問世,時空和文化與我們相差太遠。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問題是語言和寫作的環境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舊約聖經的原典是希伯來文,被擄在外邦的猶太人,因為時間太久,而忘記希伯來文。主前3世紀在埃及亞歷山大城有所謂72學士,將舊約翻譯成希臘文。耶穌當初所講的是亞蘭話,但新約的作品是在第1世紀後半,用希臘文寫成的。那時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現代人來說差距太大。所以無論是舊約或新約,如果沒有經過背景的查考,不同價值觀的分析和解析,有很多地方現代人讀起來不但不容易了解,而且無法接受,這是很正常的;例如約書亞怎可祈禱日月停止不要動,好叫他們有時間可殺滅敵人(書10:12-14)?

既然這麼麻煩,我們為甚麼還要費那麼大的功夫來讀這些古典書籍呢?原因是這裏面有上帝的話,使人得救的道,也是美好人生,高尚人品最好的指標。學習了以後,能幫助我們學像保羅,像他學像基督那樣;而且更進一步的,正如基督所教導的,也學像天父的完全那樣(太5:48)。當了40多年的聖經學教師,我都一直提醒學生,不要使讀經成為信仰的負擔,要把它變成讀經之樂。然而讀經之樂如何做起?最要緊的是要先學會具有欣賞經文的能力,然後讀經的習慣就自然水到渠成。

所謂欣賞,其實也是批判,也是研究。在我們的文化裏,通常都認為欣賞是好的,批判是壞的。其實在實質上,欣賞和批判是一體的兩面。為甚麼會欣賞?是因為能批判,能批判才會知道好處在那裏,特點在那裏?作過評判和欣賞的功夫,才會特別珍愛,這就是欣賞。沒有經過客觀的評判,如何確定它的優點?怎麼知道它比別的好?但客觀的評判能力來自深入的研究。因為深入的研究而成為內行;因為內行而使人有正確的評判能力;因為懂,而使人產生欣賞的樂趣;所以樂趣來自於內行。如果沒有研究,無法參透其中的內涵,光看經文的字面,一定無法了解,為甚麼一個作妓女的喇合,會被列在大衛的家譜中,而且還將她列為學習因行為稱義的對象(雅2:25)?一個不義的管家為何會被主人稱讚為作事聰明?

一個藉着不義之財而結交朋友的人,怎會被接到永存的帳幕去(路16:1-9)?解答這些問題,都要有充足的背景了解和經文透析的功夫。

欣賞與批判是一體的兩面,這種道理和聖經的見解是一致的。在先知書裏我們時常看到,上帝的拯救和審判是一體的兩面;上帝的慈愛和公義也是同體的。上帝對善惡的判斷絕不會差錯;正如牧羊人絕對有把握能分別出哪隻是綿羊或哪隻是山羊。上帝經過了審判以後,就把那些值得被拯救的人帶到祂的國度,把那些應該受懲罰的人扔進黑暗裏。上帝的慈愛建立在公義的判斷和執行,絕不是溺愛或濫愛;公義的執行之前必定有慈愛,絕不是酷法無情。

聖經的可貴,不像燈籠那樣高掛在上面,讓人不費吹髮之力,舉頭就可看到。

它雖然像蜂蜜那麼甜美,但卻放在蜂窩裏;像黃金那樣的寶貴,卻像寶藏那樣的埋在地裏。聖經的珍貴,要人去尋找,去採收,去挖掘,去提煉才能得到它的精髓。雖然這個聖經的文學欣賞,目標是要使人有讀經之樂,但那過程並不是唾手可得的;要得到讀經之樂,是要經過學習、探索和操練才能獲得。

作為這個課程的經文,包括舊、新約;其中儘量選自那些優美的,難解的,意喻深長的,具有啟發心靈、智慧、信心和愛心的,或者能夠作為寫作或講道結構的參考;盼望讀者能從研讀中獲得造就和樂趣。

作為傳道人或在教會牧會的牧師,很吃重的工作之一,就是講道。主日的禮拜中能夠把道理講得好,幾乎完成了整個星期工作的一半。道理講得好,便有許多會友願意和你同工,福音的事工便容易推展。內容貧乏,講得不好,不但自己元氣大傷,而且找不到可合作的同工。好的講道要從好的文章學起;學習好的文章,要先學會內容的分析和敘述的排列。古人說:常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若有現成的講章可當作範例而欣賞,對自己要寫出好講章一定都會有好的幫助。
除了讀所列的這幾篇經文的分析外,另外還有兩本很有趣的書盼望也能熟讀。朱光潛的著作:第一本《談美》,就是以美學的方法,學會欣賞文章之美;會欣賞才會判斷,然後才會創作。第二本《談文學》;寫成一篇好的文章,或構成一篇好的講章,是有邏輯的;懂得寫作的道理以後,離美好的講道目標就不會太遠。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